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W15 資訊組織與使用者

今天的主題是李鶴立教授的資訊組織與使用者間的研究。
李教授一開始就道出了求學的辛酸史,一直沒有遇到好的指導教授,直到偶然的機會到圖書館作編目,才發現自己人生的興趣。這時就慶幸我們身在師大,有一群關心學生的老師們。(謎之音:狗腿作業也不會少一點!!)

李教授的研究是以使用者為出發點,探討collection的方式,將虛擬與實體的collection結合,並且讓使用者找資訊更加便利。講到這裡我心想,這不是資訊尋求行為研究嗎?怎麼李教授會一直強調這樣的研究還沒人作呢?李教授接著解釋,資訊尋求行為只是在探討一個小眾尋找資訊的過程,並非是人與整個information structure的互動。從李教授show的台大圖書館與國外大學首頁的圖片,感覺起來是類似人機介面的相關研究,這時小蝶老師代我們發言說,這方面的研究IA的學者最近似乎做了很多。李教授近一步解釋,IA通常研究的對象是一個小群體,甚至僅是一個網站的資訊架構,而他所關心的,是全體user與資訊之間的互動,這句話道出了研究格局的差異。李教授希望透過紮根的方式,形成使用者與資訊架構之間通用的理論知識,改善現有的資訊架構。說到這邊我才了解,原來李教授指的資訊,並非單指虛擬世界的information,而是在圖書館內所發生的information,也難怪李教授一直提到資訊時代圖書館的collection概念變得很複雜。

李教授的研究中指出,不同層次的使用者(如教授與學生)所需要的圖書館collection層次不一樣,而且搜尋能力上,教授也優於學生。但如果圖書館之間的資訊若如同Google一樣開放,會使資訊量加大,篩選變的複雜,不論使用者的能力與層次為何,都會造成相當大的困擾。

這跟我們的想像有所出入,一般我們都認為資訊連結的越多,我們找起東西來會更方便,圖書館間的資訊開放,我們就不用四處奔波蒐集資料。但事實上,沒有配套措施的情況下,使用者會陷入資訊海中,無法分辨資訊的內容,更不用說做研究時需要的閱讀分析了,根本連看都看不完。所以李教授才會提到,有些學者喜歡從小的地方開始蒐集資訊,等到有一定基礎了,再慢慢擴展出去。小蝶老師也說,讓電腦幫你抓取資訊,還不如自己親手蒐集來的齊全,資訊量太大,對使用者反而是個傷害。在這邊我一直很想跟語意網路的東西結合起來,總覺得這兩者之間或許能做一些互補的效果,可是腦袋一直混混沌沌的,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Anyway,李教授的Guide principle是Cutter(1904)所提出的:使用者是以方便為導向來取得資訊。也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來發展一系列的研究。這與Raya教授所講述的conegtive work analyze有點相像,而我也有個同樣的問題:如果李教授研究出了一些使用者行為的理論,那麼又該如何改善現有的資訊架構呢?畢竟我們跟資訊架構師們還是有一段距離,我們的語言,他們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正當我要發問的同時,李教授說了,研究使用者的人,其實還是要懂資訊系統的建構過程,才不會與設計師之間有代溝產生,也能清楚了解哪些是目前的資訊技術無法達成的,避免天馬行空的想像。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W14 如何寫研究報告??

今天經美美老師提醒,何謂權威性的文章?權威性指的是「原點」的意思,雖然ranking或許是一個權威性的指標,但卻不代表每個ranking都有效度存在,所以還是只能算是參考用的數字。

這時問題來了,該如何找到這些「原點」的文章呢?我想到的也只能看著文獻,慢慢從reference中回溯....但這是在所看的文獻都是正確的情況下才會有的結果,猶如老師所言,有些文獻是亂抄來的,這有點像骨牌效應,當你一開始看的幾篇文獻都是錯誤的時候,往後看的文章就很可能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導致永遠找不到權威也就是原點在哪裡。這時就要靠有經驗的研究者來拉你一把,所以跟指導教授密切的討論是很重要的。

其實上述的情況如果是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內都還容易解決,最困難的就是跨領域的研究,以我目前所做進行的題目為例:數位典藏從業人員的職涯規劃。恩...數位典藏容易找,數位典藏的從業人員也可以看歷屆參與名單,那什麼是職涯規劃呢?這我就找破頭了...只知道他是人一生中的影響職場轉變的重要名詞,卻不了解過程如何運作,而此類問題該如何下手研究,雖然已經看了很多類似的文獻,卻還是沒辦法將這些概念融入我的研究當中,最挫折的是看到:「職涯規劃的定義眾說紛紜」這句話時,也不知道哪些文獻是重點文獻了....指導教授這時也只能說多看看文章吧....

明明手上握有很多文獻,但卻無法分辨文獻、利用文獻是最令人挫折的,但我想這也就是研究的價值,要學著抓出這些文獻的共同點與缺點,告知往後的研究者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是研究的一大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W14 與四位內地系主任的座談

今天的活動是與四位內地圖資系所主任座談,四位主任分別提到了各自任職的學校與大陸圖資狀況。

第一位南京大學的沈固朝主任提到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在網路的環境下,學生早就有先備經驗,教師只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的角色,不像是過去教師一站在講台上,灌輸的就是學生所不知道的新知識。
的確,過去大學時上的很多課,是在平常玩電腦時就知道了一些知識,尤其是比較popular的網路平台時如無名、youtube、BBS等,學生都比教授們懂太多了,所以當教授講到這些熟悉的平台時,就會有人開始打哈欠,甚至是在台下竊竊私語說老師根本就不會用之類的.....但需要承認的是我們懂的僅是表面上的使用,真正需要思考的是這些平台背後的使用行為與社會影響,這些正是需要有經驗的研究者引導我們注意的地方。

令外沈教授也提到了自己學生出外應徵的經驗,以圖資背景與其他三位商管背景的人角逐一份職位,並且條件是一個禮拜內要分析出市場特色與風險。這對一位圖資人來講的確是不利的因素,但最後這位圖資的學生勝出了。沈教授指出,要做這些分析報表的確贏不了商管的學生,但圖資擁有的價值是resource,我們充分了解資源的特性與來源,只要抓住這點發揮,其實圖資人的市場是很樂觀的。

其實我在這裡就開始想,if I involved in this situation, Could I win the career? 還真的是毫無頭緒,這邊我就想問台陸兩邊的教授,兩邊的圖資學生能力到底差在哪裡?遇到類似的難題時,兩邊的學生又會有什麼不同的表現?

另外從柯平教授的演講中我發現,大陸的圖資學生要學的還真多,如分在商學院底下,商業、經濟等還是共同必修科目,這跟世新的狀況有點像,我們的傳播學與傳播技能是必修科目,這又讓我想問一個問題,在大學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學而不精,學的很多元,但真正會用的還是不多,造成對自己的競爭力自信不足,不知道大陸方面有沒有這樣的困擾?

聽完四位主任的演講後,了解到大陸的圖資對於業界的聯接比台灣走的還要快很多,已經有近乎一半的畢業生不在圖書館工作,而且從課程的安排上,似乎也非常希望學生到業界去貢獻圖資的能力,反觀台灣的圖資學生,大都還是喜歡到圖書館任職。這似乎就是小蝶老師提到的,台灣是一個小市場,需要圖資的地方相對大陸方面不是那麼的明顯,除此之外,不曉得還有沒有造成台灣圖資鮮少出現在業界的一些影響因素?

(其實我要問的問題還蠻多的...只是....time was up...殘念)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W13 語意網路與知識本體

就像小蝶老師說的,這次的演講對我們來說是knowledge shock!!有太多的專有名詞出現在柯老師的報告當中......
以下先就幾個專有名詞作解釋:
  • 語意網路(semantic web):讓電腦能讀懂網頁,自動做資訊的擷取與分類檢索,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有呈現網頁的功能。
  • RDF:簡單的說RDF是網頁的metadata標準,用來描述網路資源的屬性資訊。
  • RDFS:RDF的schma,用來連結RDF之間的relation
  • 知識本體(ontology):類似於字典或者術語表,但是能使電腦處理更多內容的細節和其結構。

以我在業界的經驗,語意網路的普及在商業中是憂喜參半。喜的是終於不用自己收集Data,從其他類似網站抓取即可,以旅遊網為例:我最常做的就是上網抓飯店民宿的電話、地址和簡介,貼到自己做的旅遊網後台,一天貼個幾百筆就兩眼昏花,還要不定時check是否資訊有被更新或該飯店已經跑路了......如果有了語意網路,那麼網路科技公司就可以更容易取得這些資訊。

但憂的是,所有的資訊太容易被拿來做比對、整合,失去原有的競爭力。同樣以旅遊網站而言,使用者太容易比較到各個住宿地點的價錢、特色或其他優劣,對於這些業者反而是種傷害。

其實目前有許多網站是靠著網路世界的資訊爆炸來獲取利潤,眾所皆知的,使用者僅會瀏覽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讓排名前位的網站店家佔盡了所有的利益優勢,而後排名的網站很難有出頭的一天。但未來語意網路真的普及後,整合型的入口網站增加,使用者不用再URL by URL的自己找資訊,幾個簡單的指令,入口網站就會幫你把資訊排排站。

姑且不論普及後的好壞,就普及的可能性而言,個人覺得還是得等到N年之後.....這看起來有點諷刺,網際網路的普及才短短的十幾年,卻要花加倍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建立語意網路。所謂破壞容易建設難,網路環境已經被html等非語意語法破壞殆盡,現在要重新建立一套更嚴謹的標準,表示要動員全世界的網頁設計師學習XML和更高階的語言,看到這就知道這個語意網路普及還在遙遠的未來.....

若要緩慢的建立起語意網路的環境,必須建置每個網頁的RDF,但這真的是「緩慢」的過程。畢竟電腦能辨識的語言結構有限,無法很正確的自動產生RDF,需要人工的審核作業。在資訊爆炸的網站環境中,人力的花費不說,有多少人能承受這樣反覆無聊的工作?

小蝶老師有提到從設計軟體上直接限制語法的使用,恩....這的確應該是一個快速可行的方法....近幾年Firefox瀏覽器的出現,讓許多設計師不得不妥協,使用更嚴謹的語法結構。若再DW等設計軟體上加上語法的限制,或許可以有效改善目前的網路環境,但.....學習是痛苦的.....我看會有很多流離失所的設計師出現.....

W13 Dr.Kuhlthau 座談會

今天的座談會高朋滿座,原來是社教系的學弟妹們也來共襄盛舉。
這場座談會的主角是Kuhlthau教授,先前讀到他的相關研究時,還以為是位「先生」的文章,沒想到竟然是和藹的太太!!

Kuhlthau教授在過去時是位高中圖書館教師,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而在她任教的過程中,發現有準備唸大學的學生在寫論文報告,而這些學生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會對於資料感到焦慮,不知道如何gather這些information,甚至覺得圖書館沒有提供他們想要的資訊。
於是這項觀察開展了Kuhlthau教授的研究歷程,從25個高中學生開始形成小發現,慢慢擴展到現今的ISP理論。Kuhlthau教授的研究是屬於從身邊事物得來的靈感,相對會比較貼近生活。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不要忽略週遭的任何現象,它可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

Kuhlthau教授簡短的介紹他的研究過程後,接下來是Q&A時間。
恩....其實在教授介紹研究的過程中,已經解決了同學們大半的問題,所以發問的狀況有點斷斷續續的....不過還是有幾位同學問了幾個非常好的問題。

Q1:每個人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表現的狀況不盡相同,這該如何歸類出ISP上的幾個行為模式與情緒狀況?
A:視察這些學生的共同點,歸納出行為表現與情緒的特徵。同時Kuhlthau教授也提出,事實上他發現有些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沒有emotion wave,也就是在情緒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起伏。而這些學生通常在資訊尋求的前後,認知結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這表示說....學習真的是需要struggle的!! (最近一直覺得整個身體有點差,原來是在經歷解構後結構的過程.....)

Q2:如何幫助學生快速進入Formulation的階段?
A:Kuhlthau教授說....其實方法有很多,如多與學生對話、將問題更細緻化、提供更多的互動等。明天的台大演講將會講到這個議題.....可惜要上課無緣參與了

而我要問的問題在最後Kuhlthau教授自己也提到了:就是在Group的狀況下,適不適合使用ISP Model 作為 Information seeking 的歷程?
A:其實如果ISP model在群體的資訊尋求行為上,不是很適合解釋,因為群體的狀況比較特殊。個人在資訊尋求的歷程中,通常會對主題從沒興趣慢慢進展到有興趣;而群體資訊尋求的狀況正好相反,有些案例是這群學生對於主題是從有興趣到沒興趣。另外,在整個群組的工作分配不佳的情況下,也會導致某些人對於資訊尋求的認知僅是任務導向,不會有ISP中的情緒轉變過程出現。所以Kuhlthau教授才會強調說,ISP理論無法包含到所有的資訊行為模式。

雖然這次的座談會只有短短的90分鐘,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獲。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W12 NonReactive

上課一開始,老師要大家回顧研究方法的收獲。
恩....我實在是很想講出investigation以外的心得,但是被老師點到的那一瞬間,腦海中閃過的、最有印象的還是海報團體作業的收獲.....

我的收獲主要是在研究方法的分類,由於我們這組的主題鎖定在最popular的質化研究,除了快速閱讀文獻辨認出是量化、質化還是純粹Review、Report外,還必須針對質化研究的文章,清楚的分類出該篇研究用的是質化中的哪個方法。

在一開始辨認的很無力,尤其是遇到有些期刊文章不會特別指出研究方法時,更感到沮喪,深深覺得自己的認知還不夠,無法判斷。但藉由許多所上老師的幫助和小組之間的腦力激盪後,閱讀的速度慢慢加快,且更能斬釘截鐵的辨認出該文章的研究方法。

雖然說實在的,還沒辦法實際運用這些研究方法,但「認識」總是使用的第一步。這個收穫能成為我往後研究的重要基礎知識。美美老師也說到:分類與辨識的能力是學習行為的重要指標

------------------------上課內容-----------------------


‧什麼是非干擾(反應)?非干擾誰?
簡單的說就是不涉入受試者的互動、事件等總總行為的研究方式

‧非反應式的觀察(不干擾到受試對象的觀察方法)

  • 物理證據:侵蝕性的與增生性的證據
  • 簡易觀察:不與對象作互動。如店面排隊的人數
  • 檔案紀錄:蒐集文獻檔案,從中分析出研究結果

‧內容分析(文本的編碼)

  • 定義:蒐集資料以及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內容指的是文字、符號、圖片
  • 動作:對文本作系統化與客觀化的分析
  • 目的:了解文本內的真正意涵
  • 特色:內容分析是非反式的,分析內容的研究者並不會對被研究者造成任何影響

‧適合進行內容分析的主題

  • 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由報紙來分析情境
  • 研究對象時空距離過遠
  • 揭露文本中難以察覺的消息

‧內容分析法的抽樣
制定好觀察的單位後,不能有特定意圖的取樣

‧編碼系統
內容分析的運作是以編碼系統為基礎。而編碼系統是指一組特定的規則,該規則指導研究者有系統的觀察文本中的紀錄和內容。
一個研究至少有兩個編碼員,因為需要另一個人來肯定另一個人的編碼方式(關係編碼信度)

‧ 顯性編碼與隱性內容的編碼
  • 顯性編碼指的是文本中顯而易見內容
  • 隱性編碼的話則是找出文本中隱含的、暗示的意涵

‧內容分析法的優缺點












優點 缺點
經濟效益、安全、非介入性、允許研究一段期間發生的過程 內容分析描述了文本中的意涵,但無法真正了解作者創作此文本的意圖,亦無法得知接收者的影響。

‧何謂次級資料分析
次級資料分析是既存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

‧適用次級資料研究的主題

  • 資料收集時間範圍很廣的主題
  • 長時間的研究
  • 跨國性的研究

‧優缺點




























優點 缺點
節省成本和時間 研究者的需求與統計資料往往有所落差 如分析的單位不同、變項的屬性類別不同
可以針對不同的團體、國家、時間進行比較 信度問題

時代改變

相對等的信度

表面信度

各國統計標準不同

可以再製 效度問題

定義不同

研究者無法蒐集到原始資料

研究者並未控制資料蒐集的方式

可以探究依些原先研究者沒想到的問題 遺失的資料  

問題:內容分析和次級資料分析是質化還是量化??
內容分析兼具了質化與量化的性質,通常質化的蒐集過程,量化的結果描述;次級資料分析由於蒐集的來的資料原生就是統計資料,所以分析通常也是量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