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W13 Dr.Kuhlthau 座談會

今天的座談會高朋滿座,原來是社教系的學弟妹們也來共襄盛舉。
這場座談會的主角是Kuhlthau教授,先前讀到他的相關研究時,還以為是位「先生」的文章,沒想到竟然是和藹的太太!!

Kuhlthau教授在過去時是位高中圖書館教師,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而在她任教的過程中,發現有準備唸大學的學生在寫論文報告,而這些學生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會對於資料感到焦慮,不知道如何gather這些information,甚至覺得圖書館沒有提供他們想要的資訊。
於是這項觀察開展了Kuhlthau教授的研究歷程,從25個高中學生開始形成小發現,慢慢擴展到現今的ISP理論。Kuhlthau教授的研究是屬於從身邊事物得來的靈感,相對會比較貼近生活。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不要忽略週遭的任何現象,它可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

Kuhlthau教授簡短的介紹他的研究過程後,接下來是Q&A時間。
恩....其實在教授介紹研究的過程中,已經解決了同學們大半的問題,所以發問的狀況有點斷斷續續的....不過還是有幾位同學問了幾個非常好的問題。

Q1:每個人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表現的狀況不盡相同,這該如何歸類出ISP上的幾個行為模式與情緒狀況?
A:視察這些學生的共同點,歸納出行為表現與情緒的特徵。同時Kuhlthau教授也提出,事實上他發現有些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沒有emotion wave,也就是在情緒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起伏。而這些學生通常在資訊尋求的前後,認知結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這表示說....學習真的是需要struggle的!! (最近一直覺得整個身體有點差,原來是在經歷解構後結構的過程.....)

Q2:如何幫助學生快速進入Formulation的階段?
A:Kuhlthau教授說....其實方法有很多,如多與學生對話、將問題更細緻化、提供更多的互動等。明天的台大演講將會講到這個議題.....可惜要上課無緣參與了

而我要問的問題在最後Kuhlthau教授自己也提到了:就是在Group的狀況下,適不適合使用ISP Model 作為 Information seeking 的歷程?
A:其實如果ISP model在群體的資訊尋求行為上,不是很適合解釋,因為群體的狀況比較特殊。個人在資訊尋求的歷程中,通常會對主題從沒興趣慢慢進展到有興趣;而群體資訊尋求的狀況正好相反,有些案例是這群學生對於主題是從有興趣到沒興趣。另外,在整個群組的工作分配不佳的情況下,也會導致某些人對於資訊尋求的認知僅是任務導向,不會有ISP中的情緒轉變過程出現。所以Kuhlthau教授才會強調說,ISP理論無法包含到所有的資訊行為模式。

雖然這次的座談會只有短短的90分鐘,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