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W11 圖書資訊演講之研究方法

今天是Forster教授與我們分享他literuture review的過程。

一開始就問到context review是什麼(驚!),恩.....頓時還真的回答不出來,不過當老師講答案的時候馬上就意會到是怎麼一回事。
context review比較像是整個研究的背景介紹,而integrative則是研究的重點文獻回顧。 在過去看過的論文中,很少有把文獻探討的部份分的那麼細,通常是context 與 integrative review寫在一起,所以我才一直無法將這兩個名詞分開。

接著Foster教授分享了幾個很受用文獻回顧的方法,因為最近剛好也在閱讀期末報告要用的文獻,所以特別有感觸。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mini summary的部份,這指的是研究者對於幾篇文章的想法紀錄,有點像是研究過程的里程碑,可以幫助研究者快速回想這些文章的關連性。

隨著閱讀的文章越來越多,開始會忘記剛開始閱讀的文獻內容,甚至心裡有OS: 我哪時候看過這篇文章阿!!??可是上面明明就有自己畫的重點.....mini summary正可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若在mini summary中寫下當時對於整個研究主題的問題,往後也可重新檢視自己的知識成長歷程。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文章閱讀的方法。其實蒐集的文章都有他的互相關聯性,只不過沒把它們放在一起檢視的話,很難發現之間的異同。Foster教授教我們用表格的形式整理所閱讀的文獻,分別列出文章的標題、目的、結果等,放在一起互相比對,增加文獻之間的連結。

下一個階段是逃學計畫(誤)與質化資料編碼,我簡單的用幾個關鍵字來區分open, axial, selective這三種編碼的差異:
  • oepn coding: find, define (尋找記錄間值得紀錄的地方)
  • Axial coding: clust(勾勒各編碼之間的相關性)
  • selective coding: extra(萃取主要text中的文字 如:對話,來映證編碼)

P.S. 今天是假演講之名行研究方法之實阿!!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W10 資訊組織與知識組織

今天的演講讓我想起了大學生活,明淑老師一點都沒變。

--------------------感傷的分隔線--------------------------

知識組織與資訊組織一直是讓大眾困惑的兩個名詞,到底箇中的差異在哪裡?從資訊和知識的定義來看,知識是資訊的內化吸收,所以我覺得知識組織是一種資訊組織後的個人產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論文中的文獻探討,對於作者而言是知識組織後的結果,但對於讀者而言是一種資訊組織,由於尚未吸收,所以僅能算是去蕪存菁後的資訊。而經過內化後,讀者便會自己產生個人的想法,並且將該資訊整合自己的背景知識重新組合成能為己所用的東西,也就是成為知識,這個歷程正是知識組織的經過。

記得在大學的時候,知識組織的期末報告是「說故事」,我們這組用了一段flash述說種族歧視的故事。當時我們只想到要用什麼方式呈現,過場效果,配樂配音等技術性的問題,從沒想過為什麼老師要用說故事來當期末報告,後來慢慢的才理解這別出心裁的作業意義,原來當你要述說一個事件給其他人聽之前,該事件勢必經過自我組織的歷程。的確,我們從蒐集的資料中,整理出可用的段落、文字,並分為各大章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過了許多討論、理解,並思考最後呈現的方式,每個組員到最後都充分的了解該故事的意義,並且有自己說故事的順序與用詞,這就是老師想讓我們經歷的知識組織過程。

在演講的過程中,老師提出了一位歐洲老先生對於知識組織的定義。而也說到,知識組織已經被研究了那麼久,怎麼還會有學者還在提出定義呢?
原來是因為知識組織已經被各界濫用,有人認為只要建立資料庫,掛上搜尋引擎就是將知識組織了,殊不知知識組織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為人所用。以圖書館而言,這個被視為人類知識殿堂的場所,近年來陷入了科技的迷思,圖書館相關科系過度重視新科技的存在,常常在思考如何將圖書館結合新的科技,卻忘了考慮「人」的存在,所以才會有許多系統開發出來後,使用效果不佳的情況。

企業的知識組織是為了知識管理,而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是為了殺出紅海,但也因為藍海尚未耕耘,往往有些人到達了這,看不到前人航行的痕跡而迷失在一片汪洋之中。
在這個世代,競爭力是建築於創新的基礎上,分享知識爾後創新知識,但仍然要把創新的知識運用在舊有的服務、產品上,才能展現競爭的效果,一味的創新而忽略應用在產品的可行性,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

演講最後,老師仍舊不忘給圖資同學信心:圖書資訊學or資訊傳播學是應該大家都具備的學科知識,尤其是非本科系的學生,更能結合其他面向運用,展現出不同的價值。雖然大學四年一直聽到這句話,但每個階段思考起來都有不同的感受。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W10 調查研究

before the class
在老師上課以前,學姊發給我們一張數位學習物件(DLO)的評鑑,回答了什麼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美美老師用了最高級:這種問卷方式是我最favoriate的,如果是給受訪者一個list來作問卷調查,就會根據訪談者的思維思考,但受訪者的意見可能超越list的範圍,也就是無法測量到更Creative的面向。不過換個角度想,在做比較和統計的時候,將會比較辛苦。

適合調查研究的主題
如果研究問題是關於信仰或行為的自陳報告,是調查是很適當的。

調查研究的優缺點

























優點

缺點
可調查大樣本調查研究的效度較弱,信度較強
資料分析比實驗研究有彈性鮮少能取得社會中的情境脈絡
可標準化問卷獲得信度標準化會使得結果受到限制
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做修正


  • 成也標準化,敗也標準化。
  • 容易測量、實施,但會使調查研究有所侷限(失掉創意部分)。
  • 不容易了解社會脈絡,整體事件的故事性。
  • 調查研究在效度上比較弱、信度比較強。(回答問題的力量比較弱)

如何建構好問卷

  • 必須要有好的理論架構(清楚的知道到底要問什麼)
  • 操作的定義要極清楚(讓受訪者清楚知道每一個問題、選項的意義)
  • 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和縮寫
  • 避免使用模糊的字眼
  • 避免引導性的錯誤

調查研究的步驟
step1. 形成假設理論
step2. 進行步驟設計
step3. 決定取樣方法
step4. 實際進行
step5. 整理資料、分析資料
step6. 撰寫

問卷設計練習1

訪問者如果要調查受訪者的年齡

a. 請問你今年幾歲?(有些人會有虛歲、實歲的困擾)
b. 請問出生年月日
c. 請問你的年齡落在那一區1~10,11~20,20~30......
d. 請問你是少年、中年或老年(定義不清)

b是連續變相,測量結果較精準;c是類別變相,測量結果僅是一個參考的指標。類別變相不能變成連續變相,而到底要用連續還是類別變相,需依你的題目對於年齡的敏感度高不高而定

問卷題型
從具體到抽象:事實問題→態度問題→情感問題。需照順序問下來

問卷設計練習2


寫練習時遇到的問題:
1. 把大的value放在左邊或右邊?
2. 是要使用分數1~5分表示程度,還是把1~10全部寫出來,還是使用滿意不滿意?

針對第2個問題,老師有稍微提到,用不同的value會影響到後面分析的方法(如T檢定、卡方檢定等)。所以一定要先有良好的研究步驟與邏輯設計,在後頭分析的時候才能清楚的知道哪些類型的問卷,要用哪些方式做統計,當問卷做好後,整個研究就完成70%了。

課後我有問老師我們這屆之前的上課方式與先前學長姐的上課方式,哪一個比較有學習成效。老師說我們這屆,可以直接藉由作業指正我們錯誤的地方,而之前的學長姐們則是會獲得比較多定義方面的知識。
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喜歡現在的上課方式,雖然作業比較多,但是研究就是要「從做中學」。研究方法的定義想哪時候看都可以,可是一個由專業研究者精心規劃的練習,可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註:老師今天心情似乎不錯!!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W9 實驗研究

上課的一開始,美美老師提醒我們筆記的方式:
  • 知識結構要有所了解 ─ 使用樹狀結構的筆記
  • 對於詳細的紀錄 ─ 使用線性的筆記

目前我用的仍然還是線性的筆記....剛開學上課的時候有試著使用freemind來繪製課程內容的樹狀結構,但實在是因為不習慣最後作罷....

不過今天談的實驗研究的種類層級觀念,對我來說實在有點複雜,趁此機會畫了實驗研究的樹狀結構:

適合實驗研究的問題

對於一件事情已經有某種的理解或定向,但不確定是否是所想像的這樣,故設計實驗來驗證。

這時美美老師又再次提醒我們:使用質化與量化方法,需要視問題而定,不要為了質化而質化。

實驗研究的種類

由階層圖可知道,所有實驗研究都可說是古典實驗研究的變形,而古典研究包含了:

  • 隨機分派:Random Assignment,做出類似的群體,以利在實驗中比較
  • 實驗組:接受treatment的群組
  • 控制組:沒有接受treatment的群組
  • 前測:在實施treatment前,先測試自變項
  • 後測:在實施treatment後,測量自變項

內在與外在效度

  • 內在效度:不是treatment所造成的錯誤,而是樣本本身就有不公平的現象
  • 外在效度:外在效度是把實驗發現推論到實驗外事件與環境的能力,如果一個研究缺乏外在效度,他的發現只能適用於實驗的情況,對於基礎與應用科學皆毫無用武之地。

--------------以上只寫下一些用自己的話才能理解的概念--------------

摘要一的實驗研究架構圖

我回家後想了很久,到底自變項與依變項的定義為何,而自變項與處遇的關係該如何用圖形表達。

最後得出了這張圖:


  • 自變項:獨立於影響事件,也就是未經treatment的因子
  • 依變項:自變項經過treatment後,會造成的改變的因子
不知道這樣畫....有沒有好一點......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W9 RFID與訴願

今天的課程是由蘇小鳳老師演講RFID資訊隱私與讀者訴願。 回想起上課的內容,最清晰的我想應該就是小鳳老師的開朗笑聲了

這次的第一個主題RFID ─ 仍然是科技層面的問題,除了考慮風險還是考慮風險,我想這是每一個新科技都必須面臨的檢視與考驗。當一個新科技問世並以實驗階段應用在生活當中,就會有學者對其提出挑戰,而挑戰的內容包羅萬象,從經濟、健康甚至是道德等面向,用像用放大鏡一樣無限放大檢視所有可能會發生的情境。
雖然一開始很難殺出這些重重的質詢,不過似乎終究人們會找到一個最合理的使用範圍(maybe..)。基因複製就是一例,科學家們巧妙的避過吵的沸沸揚揚的人體複製議題,改為器官再造和基因治療等,同樣發揮了基因複製的優點。
目前RFID的問題不外乎是輻射、隱私,但我想RFID最後也能找到出路,畢竟它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

(我是屬於整個技術都set好,全世界普及後才會有使用心得的人....要我說出平時中不常碰觸的這些實驗科技心得...還真的是不太會寫...)

Anyway,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有數位階梯的經理來兼課,他說過不久數位階梯就會將學習的內容融入各大觀光景點,如接近故宮時,身上的Device就會自動接收相關的介紹訊息,而進到裡面,各個文物也會發送相關的學習資訊。這是他們「曾經」對RFID所做的計畫,不過應該是看不到了....(數位階梯跑路了!)

還有一件很妙的事,前幾個禮拜去淡水,差不多到了其哩岸的時候,捷運上的大家手機同時間響起(整個很壯觀,喵、旺、嗡嗡嗡什麼鈴聲都有!!),原來是簡訊,內容是淡水在晚間即將有演唱活動,請大家共襄盛舉。雖然不是RFID技術,但效果應該蠻像的,不論到哪裡,當身上的接收器響起,就知道這附近有什麼該注意的東西,其實感覺還不錯,增加了資訊偶遇的機會。

其實「一卡多用」沒有什麼不好,不過在隱私權的尺標下,卡片或個人接收器裡應該放些什麼資料,變成一個阻礙此技術推廣的重要議題,感覺還有得討論了。

在小鳳老師的研究中提到,多數學生仍然不知道這個技術的內容跟應用,這應該是意料內的事情,沒有廣泛應用的東西,要那麼多人知道實在是有點困難,更別說還要問他們卡片裡面要放什麼資料了,這些問題還是交給大人們來操心吧,我們還是負責用就好了......

演講的第二階段是讀者訴願。從報告數字中可以得知,多數大學圖書館的學生不會提出他們的訴願,僅是向周邊同學師長抱怨。而有趣的是,有些學生知道其實圖書館的營運費用有包含在學費後,表示會積極提出需求與疑問,原來大家還是會在乎自己的錢花在什麼地方的阿~!

其實我也是那些不知道圖書館的營運有包含在學費裡的學生......不過我倒是沒遇到什麼該訴願的情況,頂多會問問我要借的書已經被別人逾期很久了,借不到該怎麼辦,不過得到的答案都是:我們已經催收了但該讀者還是不還,我們也沒辦法,看看您要不要到附近的大學或國圖去借。恩...態度都是沒問題的,問題是沒解決我的問題.....

訴願的目的不外乎是讓一個服務獲得改善,但有些情況並不是訴願就能解決的,像逾期這問題,還必須靠讀者本身的自覺與素養。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W8 數位學習

今天是政大陳志銘教授的演講,主題為數位學習。

一講到數位學習,我馬上聯想到關於數位學習的幾個負面議題:

  • 無法達到面對面的實際體驗
  • 該是未來的主流,還是always佔補助地位
  • 硬體方面的數位落差

不過老師開始的半個小時過程中,就回答了一些問題:

  • 目前的確無法達到面對面的感受,數位學習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世界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驚人的技術出現,這問題會迎刃而解。
  • 連作數位學習系統的人都會不禁懷疑:數位學習會做的比面對面教學還要有效率嗎?陳教授認為數位學習終究不會取代傳統,僅是補助的角色。

當前的數位學習

其實我對目前的數位學習是沒有興趣的,不是像小蝶老師說的沒有使用數位學習的經驗,而是因為對於接觸過的數位學習方式感到失望,沒有用過好用的數位學習。

不是系統過度單向感受不到互動,就是用一大堆flash填充,硬要讓不會動的東西動起來......讓我看了都覺得是騙小孩的東西,甚至犯起職業病,開始以設計的觀點挑系統的缺點(尤其是那種按上一頁又要從頭看一次動畫,不能skip的最讓我火大).....怒火已經燒盡我的學習興趣。陳教授也提到,台灣目前的數位學習系統都是一些 low level 的應用。

但今天卻聽到的陳教授帶來的新技術

  • 情境感知(學習心電圖)
  • 行動學習(圖書館跟拍)
  • 網頁學習筆記

近年來數位學習這領域不斷融入新的資訊技術,提高互動性、豐富性,同時在歐美國家,是不用這些動畫來作為學習的元素,反而堅持傳統以文字、朗讀的形式來作數位學習教材。這讓我對數位學習又重拾一點興趣,也知道說原來數位學習已經不再是只有flash了!!

小蝶老師提到學習本來就是一件痛苦的事,硬要把它變的有趣...?!這是很難的一件事。我個人是認為除非把它變成非要不可(如企業的職前訓練),或者是變成習慣,不然數位學習再怎樣進步,都是無法真正變成學習的重要來源。

數位學習的內容建置與使用

陳教授提到數位學習的content很重要,但我覺得使用內容的人力與動力更是目前最欠缺的。

雖說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已經將大部分有價值的文物都數位建檔,看似數位學習擁有了驚人的養分來源。但....要吸取這些養份是要付出代價的。有如歷史博物館與故宮典藏,相信對於高中的史前史莫大的幫助,讓學生們可以看到書本上沒有的古代器具和人形,尤其是遠在中南部無法隨時上來故宮看史前文物的學生們,更是有相當大的教學價值。但....重點來了,回想起我高中的那些老師,已經把歷史課本倒背如流了,要他們再增加新的教材....恩...實在是很難想像那個畫面....薪水也不會比較多.....是誰會要花那些時間跟精力學習新的系統,取用數位典藏的內容.....?

數位學習的未來在新世代

人際網絡的互動一直是學習的重點,虛擬的互動方式還無法達到面對面這種親身體驗的「深刻」,但這句話終究會變成歷史,數位學習跟著科技的進步,一定可以突破互動性、人際網絡的瓶頸。個人認為目前數位學習推展效果緩慢的原因是:我們的老師、家長皆屬於前一輩的學習者,在他們主要的學習歷程中,並沒有電腦、網路的普遍參與,直到人生的中後半段才開始接觸這新科技,難免會侷限在過去的教學模式。

但往後的下一代可就不同了,他們的童年少不了電腦,電腦網路這東西是他們最基本的玩具,也相信下一代的父母親都能接受數位學習的使用,畢竟我們都是經過科技的洗禮,沒有電腦就沒有生活的人類,下一代對於科技的感受將會更甚於現代,屆時人類的學習習慣將會大轉變。換句話說,從我們開始,書本已經不再是唯一學習的工具,而我們的下一代更會越來越少有對於書本的感受,這時候就是數位學習時代的來臨。

問題
數位內容計畫砸了那麼多錢,都拿來做互動遊戲?! 有沒有真正比較好用的數位學習系統....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W8 找位子坐也是一門學問

---------About the exercise in Library------------------
為什麼說找位子坐也是一門學問呢??
因為這次的ethnography作業,我光在圖書館找位子坐就找了一個小時....
不是地方太大,要記錄的東西太多,不然就是感覺待十個小時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沒什麼好紀錄的....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最後我選擇中文期刊區坐下來,喘口氣,拿出紙筆,抱著懷疑的心情?想著這到底有什麼好寫的...圖書館不就是大家看書、睡覺嗎.....?!

但我還是試著記下我所看到的事件,one man reading newspaper, one woman is going to leave...blabla. 不到五分鐘,我發現我的手異常的忙碌!!有太多事件同時發生了!!很難每個人的每個舉動都詳細的記錄下來,而且為了稍微了解他們在看什麼書、什麼報紙,我換了好幾個座位、角度,甚至起來走向那些讀者好幾次.....就像 Forster老師說的,each place、角度都有它可以看到的feature。

過了20分鐘,我慢慢歸納了抄寫下來的筆記,發現有些人會看兩份以上的報紙;有些人翻了翻期刊,又拿出自己的書來看;有些人從頭到尾都只看自己的書;在下午一點半左右,同時有很多學生回到自己的座位......等。原來從這些看似平常的raw data,還真的可以看出一些truth(ex: 館員告訴我,1.30剛好是大家吃完飯,回來座位繼續看書或do something的時間)。

雖然我最後推論出來的東西有點stupid...(在這個區域,讀者還是喜歡看自己的書勝過於看周遭幾千本的期刊),但過程中,解決了我對field research的疑問:站在旁邊看到底可以看到什麼呢?不都是一些很平常動作嗎?但現在我知道從中的確可以觀察、歸納出一些平常沒注意到的現象。

-------------------上課筆記與心得-----------------------

上課一開始:The difference beteew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Forster老師再次提出這兩者的差別,美美老師補充說:要做質化研究前,要先了解與量化的差異。
  • 質化:不使用變數統計、過程有彈性、講究資料的收集、inductive(歸納)
  • 量化:強調變數的控制、必須先有理論架構、事先規劃好研究流程、deductive(演繹)
質化資料的編碼----------------
編碼是賦予單位意義的標籤,以便在研究中進行資訊的描述或推論。

.open coding
質化研究的第一步,將概念從Data中解析出來:
過程為DATA(寫下來的、錄音的...等)→things→codes。
研究者給予資料一些標籤,企圖將大量資料濃縮成幾大類的步驟。

練習經過
step 1: 縮寫code
step2: scheme code(完整的code)

這階段只是給這段紀錄一個簡單(low level)的概念,針對的是田野筆記(data)。我發現我們這組每個人對於每一句話的理解都會使用不同的code,也就是大家看同一句話的觀感其實是不一樣的。折騰半小時之久,終於有了一些共識:
  • 4~6 redicular self
  • 8~10 have no choice
  • 12~15 destiny, conflict( he got what he wanted, but it also cause pressure)
  • 17~20 complain
一小段的記事就那麼難給予概念了,很難想像累積了幾個月的質化研究筆記,該如何做分析。

.axial coding
這是資料的「第二層過濾」begin with codes,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es, then orgnaize it ,clust it.
將概念擴展成許多小概念(EX→ ex a, ex b),或者是一個sequence。在這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把concept的關係組合起來。

美美老師補充 :第二個階段是主軸編碼,將編碼重新整理組織,使結構化或順序化,這個階段又稱為紮根理論,綜合以上,是在沒有任何理論下,蒐集質化資料的過程。但若有文獻的話,也可從中獲得concept,組織你要研究的主題。

.selective coding
這是資料的「最後一層過濾」,重新檢視筆記,主題性的檢視能反應研究主題的紀錄。

質化資料 分析策略 -------------
  • deal type
  • succesive
  • illustrative method 把看到的理論,用得到的raw data來對應
  • domain
  • analytic comparison
  • narrative analysis
  • negative case method, raw data 不支持原來的理論,所以必須修正理論

表面事實(outcropping)---------------
在社會世界中,有很多是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我們只觀察到背後的表面現象。質化研究在找出那些我們看不到的隱藏事實。

心得-----------------

今天所做的練習讓我更進一步認識質化研究處理資料的過程。每段紀錄都要編碼、重新詮釋,取出構念。是一個相當辛苦的過程,如我在圖書館的觀察練習,視察下來的紀錄看似無用,其實裡面有很多內涵,而要分析出這些內涵,必須擁有敏銳的問題意識,對於每個動作行為,都相信其背後另有意義,否則僅是日常生活瑣事,何能產生什麼研究發現。

另外今天跟美美老師和Forster教授出外吃大餐(好撐...),回來的時候我忍不住跟Foster教授坦白:現在這個moment...我只記得open codeing的部份.....因為有做練習,所以印象特別深,其他的部分就要再翻書,雖然也能有一些感想,但總不及實際練習來的深刻(可以觀察一下這次同學們的blog是不是偏重open codeing練習這個部份)。

我大膽講出我的建言:我知道在有限的時間內該取捨,但該取捨的是教學的量,還是質?,但如果是我,我會偏重「質」的部份,因為「量」多反而混雜,失去學習興趣。像圖書館的田野筆記,沒有實際操作的話,永遠都不知道連挑位子,動手寫筆記,分析看似無用的資料,樣樣都是一們學問,今天剩下的主軸codeing與selective codeing沒有老師帶我們exercise,真的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