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W17] 量化分析

今天這堂課主要學習的是:
1.整理原始數據(編碼簿):問卷上的答案,紀錄的表格
Code Book VS Coding Book:Code Book是定義Code的地方;Coding Book是擺放raw data的地方
2.量化資料分析:研究者作一些事情將些原始資料,變成能夠看到他在假設上所陳述的為何(描述統計)
3.解釋數據(最難的地方):最後能夠解釋或是給予理論一些有意義的結果

資料處理
  • 資料編碼 (原來量化也是需要編碼的!!)
  • 輸入資料
  • 清除資料

資料分析

1.單變項分析

  • 次數分配(Frequency)
    每一種category裡面,有幾個次數出現





















































  • 變項次數百分比
    income1256.25%
    25012.5%
    310025%
    415037.5%
    55012.5%
    6256.25%
    gender110025%
    230075%


  • 集中量數測量
    主要概念關鍵字: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數、平均數、眾數

  • 離散趨勢測量
    用來描述變項分數的分散情形,主要觀念關鍵字有:全距、四分差、變異數

2. 雙變項分析
想了解變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在解讀時可從從散佈圖中看三樣東西:形狀、方向、密度

3.多變項分析

  • 統計控制
  • 百分比的表格設計
  • 多元迴歸分析

推論統計

需要注意的有:統計的目的、統計顯著度(顯著水準為.05 .01 .001)
另外在敘述上,光是X跟Y有相關,這樣的敘述不夠好,必須寫說X跟Y有統計上的顯著相關


老師不斷提醒我們量化的概念不應該分散的來讀,但我今天所理解到的概念還是非常的分散。最懂的部分是量化分析的步驟:資料處理→量化分析→解釋量化。但是這三個part的內涵還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分析的部分。知道甚麼是單變項、雙變項,知道怎麼算中位數、平均數、眾數,但這些概念在甚麼時候用得上呢,更正確的說,應該是這些概念要怎麼拼湊才會得到問題的答案,甚麼樣的問題需要有哪些概念?不知道…這是我目前量化最大的障礙。

除此之外,老師也一再提到統計工具的重要性,量化這個部份要把握的是各個方法的概念與使用時機,其他的就交給高科技來處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