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W7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make people insane

前言------------------------------------

上週的作業是預設給小組討論時所產生問題的一些feedback,但由於沒有時間分組....所以先以上課的環境代替....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感觸比較深:那些互動討論幫助/阻礙你定義題目、資訊需求、尋求的行為?

我的回答是: It's hard to start from blank. 老師當時所下的order,是要我們 do what we want to do. 但由於這個條件過於開放,讓我的腦中一直呈現空白......一瞬間根本就想不到任何可以研究的問題....深深的體會到「題目」果然是整個論文process中,最難發想,也最難定義的過程。

最後終於在禮拜一蔡明月老師的書目計量學演講中....找到一點研究的靈感:The most popular qualitative method in LIS.

正文開始------------------------------------

What is field research?

質化研究跟量化研究有著根本性的差異。量化研究講究變數的控制,而質化研究Describe, oberserve people behavior。實際進入場域裡面記錄、研究,基於自然主義(naturalistic)。用寫實的方式,不預設立場,而蒐集完資料後講求社會意義的解讀

-- 社會意義 -- 一群人對現象的共同理解,相較於字典意義或字面上的意義,社會意義是所謂 "圈內人" 對現象的理解

Forster教授在講「文化」這個主題的時候,我一直鬼打牆的聽不懂(還沒進入狀況QQ?),後來重新聽了一次錄音檔才終於了解:文化會透過人們的行為表現出來,而民族誌是對文化的一種描述。行為本身不代表任何意義,而是研究者透過觀察行為後做出推論,進而描述其文化為何。

「文化是一群當地人共同的行為,研究者會試著從參與者的觀點來詮釋文化。」

在這個階段,大家不約而同的問了類似的問題:

Q: Should I have a question before I go in to the field?

A: NO!! But you could still have a concept about the question, the most different from the quantitative is no operational concept in your mind. Or, your question may occer from the field, in other words, you oberserve it and then you find your questions.

接下來的課程課本都有提到,就不把他一一列出,僅列出老師特別強調的部分

Step in field research -- it's flexible

  • read literature, de-focus (這裡我就有個疑問了,文獻通常都有他們focus的部份,看越多文獻,不就會產生越多的預設立場嗎??)
  • 找一個你想去研究的地方
  • 建立社會關係(混熟!!)
  • 觀看、傾聽、蒐集資料
  • 分析資料
  • 脫離場域並撰寫研究報告

實體環境(physical setting)會影響互動方式 -- 例如之前的教室會使Foster老師採用演講式的教學,現在的教室則無形中鼓勵老師用討論的方式上課,Karen Fisher 的1999年的文章就利用民族誌研究(環境會影響資訊行為)

選一個場域並設法進入

try to going native

進入場域後須注意的事項

  • 合適的裝扮
  • 建立密切關係
  • 研究者即研究工具 -- 要經常reflect /自我觀照 反觀 省思等

觀察與收集資料

  • 觀察,不只是觀察人們的行為,也要同時記錄下physical setting.
  • 避免霍桑效應:進入場域 讓場域的人們習慣研究者的存在 不要對單一對象過於關注 應該也可以避免這樣的效應

筆記的類型

  • 純素描
  • 研究者的一些推論
  • 比對自己的知識庫後,會分析一些可能的結果
  • after that, the researcher have to do something to confirm what you inference and what your analytic

典型的田野訪談

擁有深度訪談的特質而在談話的過程中,會夾雜著笑話、故事等,就像是聊天一樣。但與聊天不同的是:with more interviewer questions.

離開研究場域

何時該離開?沒有一定的說法。不過通常是等你覺得enough or nothing to learn,但你怎麼知道已經足夠了呢? It's base on the researcher, and also a big question to qulitative research

進入和離開場域,要慎選時機。也要注意處理分離的情感因素。

心得

I will get schizophrenia when I finish the research. Because all I have to do is make up myself, and do everything fake I can do.

尤其是聽到老師說,曾經有人為了蒐集酒店的資料,而真正「下海」成為裡面的一份子,我想其中受到的創傷應該不是金錢足以彌補的。所以我才說...當完成一份田野調查後,應該就是我精神分裂的時候吧...

另外,私底下有跟Forster教授問過幾次問題,It's really a nice teacher. 要不是語言上有障礙,上起課來應該會更有趣吧。

問題:是要先成為「圈內人」蒐集資料,再以「局外人」的角度來撰寫報告嗎??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W6 書目計量學的緣起不滅

這周的主題對我來說相當陌生。過去,「書目計量學」這個名詞一直出現在老師們的談話當中,但一直沒機會把他給弄懂(其實是自己沒動力去找文獻...)。今天總算是了解了這個名詞的重要性,同時瞭解了它是圖書資訊的核心之一。
在演講開始之前,看了兩篇老師mail過來的文獻,大致上知道書目計量學是利用數學的方式,將題目、字詞甚至作者等資訊做計算,並從中觀察implication,後來發展成為當前的資訊計量學。但我還是弄不太懂書目計量、科學計量與資訊計量的差異性在何處。

演講一開始,老師以低沉的口吻(聲音有點小...有點模糊)介紹書目計量學的前世今生。雖然已經有先看過這篇文章,但由於蔡老師著重的重點不一樣,所以仍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著重的是各個名詞的解釋、定義,而老師的重點在於這些詞彙的歷史背景與相互關聯性,這時老師也解決了我的疑問,書目、科學、資訊計量的關連性是存在於繼承關係,由於科技不斷的演變,書本不再是唯一的載體,計量的範圍,擴張為不同載體的資訊,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的資料庫,更是目前最夯的計量目標。

而在演講的過程中,我發現蔡老師相當重視名詞的統一性,如書目計量,台陸兩邊的翻譯不一,大陸翻譯為文獻計量,容易造成讀者的困擾,但似乎是沒法解決的問題...所以遇到類似的名詞問題,老師皆以哀聲帶過.....anyway,其實只要知道這些名詞都在述說相同的概念,還是可以互相溝通研究的...

第一階段的最後提到了一點點的網路計量學,我曾經看過武漢大學邱均平教授的文章,他提到:
網路計量可用以尋找並裁定學科的核心網站,例如:物理學相關的網站有多少,化學相關的網站又有多少?而在這些網站中,連結最多的表示是被利用得最多,而且代表它使用得很好。
若能夠歸納出這樣的學科網站,對於物理學研究者來說,只要查詢幾個核心網站,就可滿足大部份的需求了,而對圖書資訊工作者,則當需針對特定領域提供訊息服務時,也可快速地找到核心網站,解答並指引讀者的疑問。

所以說把書目計量的理論,拿來應用在網站上也是有同樣的效益。不過網站內容的正確性有待商榷,同時也鮮少真正全學術內容的網站,大多都是個人的研究心得或部落格,在此情況下,計量出來的數據,還必須更深入的探討其被提高排名的原因與內容為何。

第二個階段,老師為我們介紹「引用分析與學術評鑑」。過程中小蝶老師問到:為何圖書館沒有使用布萊德Law來定義核心期刊與邊緣期刊?? 蔡老師的回答是:
  • 人力資源不足
  • 期刊的歷史轉變會影響排名
  • 圖書館的配合度

這回答呼應到我對知識管理這理論的想法,看來一個好用的理論真正要實作,還是得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行。

另外我有印象的還有,老師指出了某官員對於圖書館人員的看法:他們只會借書、排書、還書......其實,這句話楊美華教授在民86年的時候就發表過了:「外面的人很難瞭解圖書館學的內涵為何,也不理解為什麼一個簡單的借書、還書、上架還要成立一個學系來培養人才?甚至還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設置。」(圖書館學碩士教育之檢討與展望)。

只不過我真震驚,沒想到過了10幾年,現在仍然存在這個問題。到底是外界真的不了解圖資,還是我們從來沒有給機會讓他們了解??

心得:計量結果的解讀 ─ 數字的迷思

這是我整堂課最有印象的部分,在大學時代,常常聽教授提起SCI、SSCI,只要多投幾篇文章到這裡,就可以迅速升等之類的對話.....,但在蔡教授演講過後,得知原來目前的評鑑制度,出現了重大的問題:引用資料庫的論文刊數來評鑑教學產能,但對於社會類的科系,存在著不平等的現象 。
資訊計量屬於量化研究,期刊資料庫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排名,還必須深入探討其原因,而不能一味的引用數據,忽略某些學門的貢獻。

其實聽得出來蔡老師講的很淺白,並沒有深入去探討整個計量學的應用,不過從中卻可推敲出,使用計量學可以窺探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的事件,經過計量後,我們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而計量的目標並不是固定的,會隨著年代而演進,資訊的載體就是最好的例子,由書本轉換為當前的電腦、網路。不同載體的計量結果會完全不同,這或許是計量學緣起不滅的最主要原因。

最後,我有個問題是,目前GOOGLE所用的PAGERANK方式,是不是可以稱作一種網路計量呢?若可以的話,他的計量方式跟老師所介紹到的三大定律有甚麼關聯性??又或者GOOGLE的計量方式是一種創新的計量法,僅原自於GOOGLE呢?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W6 evaluate our proposition and hypothosis

Homework

before:










PrepositionCulture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seek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HypothosisTaiwaness aborigine's ways of seeking and useing information like curing illness, solving problems are contorled by shaman or religion.


affter:










Preposition1. Aborigins's belief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seeking health information.


2. Aborignis's belief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using health information.


HypothosisTaiwaness aborigne's ways of curing illness are contorled by shaman/religion.

其實我的命題與假設觀念很簡單,"假設"只要根據命題中的概念,改寫成比較精確的名詞,如the way of seeking information 變成 seek the way of curing illness. Forst教授說(似乎)這是一種可用的方法,但是整個命題與假設必須再narrow down, and make the concept more specific.
美美老師幫我們歸納了幾個制定命題與假設的原則:

  • scope of the concept ,概念的範圍
  • number of concepts, order/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of the proposition. 概念的數量不要超過三個
  • coresponda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命題與假設的一致性
  • 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確認假設是檢驗命題的方法
  • 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正式理論與實質理論

舉例來說:kauthle教授的研究是由高中生寫日誌發起,他發現寫日誌的過程中,會有幾大階段,而這些過程中,各自擁有該階段的情感因素,但此發現還是在「實質理論」的階段。而當這個理論被發現可實際應用在公共圖書館上時,此理論就可進階為「正式理論」。

何謂理論?

理論的目的通常都是詮釋「為什麼」,不只有研究表面現象,理論必須深入研究其原因。

詮釋為什麼的方式有:

  • causal:解釋因果關係
  • structural:結構的發現 ─ 了解一個學習組織的結構(找資料的流程、溝通的過程...等)
  • interpretive explanation: 將事件放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下,發現事情或習慣的意義

rang of theorizing

最具體的到最抽象的理論層次:

  • 實證的理論(只有觀察到問題、推論)
  • 中距理論(經過假設並驗證)
  • 理論架構(更完整的理論)

有些人終其一生僅能將所觀察到的現象,經過假設驗證完成中距的理論(小型的理論),但要形成理論架構(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如:相對論)必須要做更多的實驗與考證才行。

在這個階段我問了美美老師一個問題:葉乃靜老師的文章算是哪個階段的論文呢?老師認為這是介於一開始的實證與中距理論之間的文章,因為它還沒經過實驗過程來驗證此說法的真偽。

我心想....Forst教授說論文就是要超越實證的階段,但連期刊的文章都還在這個rang裡...那我們要跨越這個階段....是要有多難...

心得

這禮拜的收穫有好有壞,好的是我開始慢慢聽懂Forst教授的accent了!!而且聽英文的耐力提升到兩個小時左右,雖然換句話說還是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會zone out..不過還是有進步啦。

壞的是感覺越講越花了...不是聽不懂英文造成的混亂,反而是有聽懂,可是和自己知道的有衝突。看書的時候還沒有感覺,一些term沒多加思索的就看過去,但老師講課時,才發現有那麼多的implication藏在裡面。

我是一個有問題不問會很痛苦的人,這堂課我問了超多問題阿(其實是老師一直看著我...不問問題壓力很大...)但到最後,頭腦已經糾結到不知道該從何問起了....不過美美老師說,這樣反倒是好事,至少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裡。

Try to make chinglish article from now on.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W5 資訊政策

在演講前,我GOOGLE了一下資訊政策這個關鍵字,發現result青一色是有關「資訊安全政策」的網頁(至少前10頁是這樣...)當時我就認為資訊政策大部分就是在敘述資訊的安全性、隱密性等等一些權限的問題。

但在聽教授講課的時候,隱隱約約覺得資訊政策似乎不是那麼的狹隘,資訊政策的制定範圍囊括了整個資訊的生命週期,也就是資訊的收集、管理、保護、使用與儲存。過去的資訊政策大多focus在policies governing the contro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但這十年間起了不少變化,其範圍大至政府的國家政策,小至企業對於資訊的管理。

當然圖書館也算是一個資訊政策的重點區域,畢竟它是人類知識的庫存地。但提到Censorship的時候,圖書館頓時變的很矛盾,到底該完整保存人類的知識,還是只挑正面的知識作保存?
站在國家立場,為了許多安全性的疑慮,大多數的圖書館都會forbid掉一些各國家認為不該出現的書籍,但站在傳承的立場,這些被forbidden的知識似乎該被流傳下來。這讓我想到駭客任務的劇情,大家都幸福的生活著,被限制「知」的權利。

聽到這個議題時,感覺很複雜。個人不是很想被政策操控,有種被愚弄的不舒服,但那些的安全性考量又是正確+必要的。恩....說不定真的要把人民當作愚民來管理才不會有那麼多的是非。

說實在的,我對於這週的演講主題沒有什麼很深切的心得,或許就像小蝶老師說的...我們還太年輕,不太能體會資訊政策的議題吧。

最後有個問題....如何傳播一個新的政策,我答了mass media,但似乎不是這個答案....那...答案是啥..?!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W5

今天延續了上週的主題─如何評估一個好的論文
老師讓我們回去自己為論文打分數
恩....我本來是都想打滿分的....因為葉乃靜曾經是我的老師 冏"

不過最後還是吹毛求疵的找出一些些的缺憾:


































Title5分只有兩個變數,而且關聯性很清楚
abstract4分沒有把主要問題陳述出來
introduction & review3分總覺得應該把後續提到的資訊行為模型列出來稍作介紹..in this section the author emphasize that "the practical motivation limit people's behavior".
I think it should be increase a little conclusion here, it's the practical motivation which was said by author is culture.
Because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rying to put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behavoir together.
Maybe we can infer the meaning of culture from those literature review, but I think it should be more specific in the article.
Method4分研究時程似乎太短了
Results4分I think it's need to show the previour model, let u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And I have a quetion here. What's the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fullness and emptiness??
Conclusion5分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而且有大概指出未來研究方向

不過Forster教授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其他部份沒什麼大問題,有問題的是研究方法與研究發現兩大部分:

  • Methodological
    design of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 也就是測量的工具與樣本說明沒有出來。
  • Finding
    coding and category schema,感覺是要說...分析的過程嗎??
    Theoretical vs empirical (gap)

恩.....其實在老師告訴我們想法的同時,我就有很多問題,不過總歸起來,最基本的還是我們看文章的criteria和老師不一樣。

例如我問了:我認為文章中應該更深入的定義文化這件事,而在結論時更要重新summarize一遍該研究是針對原住民,從原住民身上發現資訊行為bala bala......但為何Forster教授認為不是那麼重要,美美老師說沒辦法回答我的問題,因為一個理念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但我們可以多練習,減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gap

恩....這門課真的不是書本看看就可以的,Forster教授也告訴我說,其實英文的Paper跟中文Paper撰寫的方式會有不同,評論的標準也會不一樣,要多看看別人的評論,慢慢揣測整個criteria的方式

練習結束後,接著開始第三章的內容。

由於前面聽的已經暈頭轉向了....所以這部份只能用片段的記憶勉強拼湊出來....

何謂社會理論???

理論是思考世界的一種簡潔方式,人們常用社會理論來解釋社會的運行

理論的組成要素

  • 概念(concept):

概念是建構理論的基礎,是以符號或文字方式來表達一種意念、想法。Eg:高度。課本中提到一個例子,我覺得還蠻容易理解概念的學習方式:我的父母告訴我許多關於這概念的例子,我觀察並且傾聽別人如何使用這個字,接著我可以正確的使用這個字,最後真正的了解它,並精通這個概念。

而我們常用簡單的概念來定義更複雜的概念:高度→頂端是底端的距離,頂端、底端、距離為一種概念,而我們使用它來組成並解釋更複雜的概念。

  • 假定(assumption)
  • 關係(relationships)
  • Units of analysis

理論與意識形態

理論絕非為意識形態(ideology),意識型態會一相情願的認為自己知道整件事情的全貌,而限制事實的發展,甚至拒絕接受他人提供的負面資訊。而理論是可以被重複檢驗的,一但被檢驗出矛盾,學者們便會設法解決這些矛盾,如果無法解決,就有可能會推翻理論。所以說相對而言,理論是具有彈性、發展性的來解釋社會現象。

命題與假設

這兩個名詞還真不是普通的難懂。課後又翻了許多文獻,得到的綜合感想為:

命題(proposition):只是等待被證實的問題

假設(hypothesis):映證命題的產物,一個命題可以產生很多組假設,而假設又可視為一個問題的暫時性答案,所以這些答案經過驗證後,組合在一起就可以辨別命題的真偽。

也就是說命題必須經過操作化後產生假設,再由假設來推得命題的結果

範例:工業化程度會與人際互動呈負相關

檢驗方式:

  • 工業化程度用「每年汽車生產量」表示
  • 人際互動用「人與人的見面次數」表示

產生一個假設:每年汽車生產量越高,人與人的見面次數會越低。經過統計後,就可以得知假設的結果。而此結果就會影響命題的正確性,有可能會更支持命題,也可能是命題扣分,也說不定就此找到命題的例外情況。

心得:這次的心得打了三天...有兩天半是在試用goolge的html功能....實在是有夠難用的...好不容易才把表格勉強的打出來...Google也是有弱點的阿!!!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W4 社會科學研究法

量化(quantitative)是演繹法,必須要有理論基礎

質化(qualitative)偏重歸納法,必須要有大量實徵資料來支持


<<什麼是文獻回顧>>

假設知識是會累積的情況下,文獻回顧幫助我們從他人的知識來學習。簡單的說,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學習。


<<為什麼要文獻回顧>>

1. 建立可信度

2. 連結該研究的過去與建立未來

3. 整合出該領域已知的知識

4. 學習他人知識,同時刺激新的想法


<<文獻回顧六大類型>>

1. 自我回顧(self-study review)


2. 脈絡回顧(context review)

通常是一個研究的開端,在此部份,研究者會試著將研究主題連結到更大的知識本體,讓自己與讀者了解整個研究的發展狀況與過程,同時也介紹整個研究的架構。

3. 整合式回顧(integrative review)

恩..這個部份教授解釋了很久。聽起來像是將該主題的文獻做細部的評論,一方面幫助其他研究者蒐集文獻,也讓其他人了解這些文獻的內涵。可是看到Forster教授的範例,又不太像...

4. 方法回顧(Methological review)

一種特殊的整合性回顧。研究者比較多種有相關性的理論,並且呈現其因假設、樣本等元素的不同而產生的衝突。

5. 理論回顧(Theoretical review)

呈現同樣主題卻不同理論的樣貌(不同理論,但解釋同一件事情),並且作出假設性與邏輯性的比較


6. 歷史回顧(Historical review)

研究者依照時間點追蹤該主題。可以結合理論與方法回顧,展現整個概念、理論或者研究方法的歷史脈絡。


評鑑一篇研究報告的好壞


Good tile or bad tile?

Good tile必須要:

‧精確!但不直接引導出結論

‧在兩個變數內描述主題

‧Tile informs readers (這可以解釋成吸引讀者嗎....)


但聽了美美老師對於Example1的評論後,一個好的題目不只這三點,似乎在變數之間,還要能讓人直覺的聯想到其關連性

恩....其實我看不出第二的範例的標題為什麼不好...功力太淺了我...


abstract

‧對於研究的評論進行精簡摘要

‧告知研究的目標、方法和主要發現

‧避免模糊的描述未來研究方向


Introduction Section

‧介紹整個主題的脈絡,了解問題的背景,並且呈現出精準的研究問題

‧介紹該研究的意義

‧介紹研究中主要的理念架構與使用的理論


Literature review Section

好的文獻探討必須要有完整的思考,並且要能區分理論、方法、研究結果和研究的評鑑


Methods Section

接在文獻探討之後,詳細描述樣本、資料如何收集、分析等


Finding Sestion

‧由組織好的資料中,由簡入繁的帶出研究發現

‧每個段落的描述必須要有邏輯性

‧對於每個數據發現的主要發現有簡單的描述,同時說明該發現的意義


Discussion Section

‧詳細的描述過去的發現、理論或應用議題的意涵

‧研究的限制


Conclusion/Summary

‧注意是否回答研究問題;研究目的是否達到

‧指出未來的研究方向與發展

‧讓讀者看了這部份後,在深入閱讀時,能更進入整個研究的狀況


<<HomeWork>>

將自己的學術資源列一個清單(陸續新增ing)

1. 全國博碩士論文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2. CEPS 中文電子期刊 http://www.ceps.com.tw/ec/echome.aspx

3. 全國期刊聯合目錄 http://sticnet.stpi.org.tw/unicatc/ttswebx?@0:0:1:unicatq@@0.7420687847163931

4.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http://nbinet2.ncl.edu.tw/

5.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library/

6. 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

7.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8. 圖書資訊學刊

9. 圖書資訊學研究

10.圖書與資訊學刊

11.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有系統的進行文獻檢索?請你回溯紀錄一次你自己的經驗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學時的國科會計畫。一開始訂定主題,往數位典藏方向進行。


第一步:廣泛的查找數位典藏相關的定義,包括數位圖書館、數位學習、數位典藏典藏系統、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等。這階段的文獻來源主要來自各國家型計畫網站,並記下網站位置,做簡單的筆記。


第二步:了解各個名詞的歷史淵源,並且將執行的單位做相關性的結合。這階段文獻來源除了網站之外,加入了數位典藏計畫書與幾篇碩士論文,同時開始有些文章心得。


第三步:從這些資料中挑一個感興趣的主題,我決定往數位典藏的標準流程做探討


第四步:快速重新閱讀先前得到的資料與心得,並且整理,將非相關流程的文獻放到一邊。大致上分為:數位典藏定義、歷史、應用、問題、暫時用不到。


第五步:利用網站尋找各國家的數位典藏工作流程。此時文獻分類多了「流程」


第六步:比較國內外數位典藏工作流程,提出問題與建議


數位典藏是個很廣大的領域,在步驟二中有很多資料不知從何看起,看完了也不知道怎麼整理頭緒,越看越亂,而且會延伸更多的東西。

不過在訂定一個明確方向後(數位典藏流程),看的文獻變的比較相關,而且慢慢的已經可以看出同樣的典藏品,不同國家的流程差異。

不知道所有研究是否都是有這樣的現象 ─ 由繁入簡,看了那麼多數位典藏的文獻,其實最後變的很單純,只要將各個國家的工作流程作出差異比較,也就是說這次的研究過程,我從很複雜的數位典藏,單純化到僅探討它的流程差異,在訂定明確問題後,其實研究變得閱讀很輕鬆,不知道這是好現象還是不該有的現象.....


將論文分段打分數

secret


<<問題>>


1. 何謂整合性回顧?

似乎是有主題的整理一些文獻,並且每天文章作出評論。但看到Forster教授的範例感覺又不太像...範例比較像是一篇論文的schema。

2. 如何有系統的檢閱、整理組織文獻,恩...其實大家都知道要做書目管理、每篇文獻寫下心得、摘要、關鍵字等...其實我比較想先看一篇美美老師寫的研究,然後老師再分享寫每個section的情境和所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蒐集文獻的過程與整理方式...不知道這個請求會不會太over


<<心得>>

今天的心得很簡單,就是...頭昏眼花聽不懂...但是美美老師講的英文我聽的懂耶...希望下次Forster教授能夠講慢一點...然後用一些比較簡單的字....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圖資學研究(四)

今天演講的主題為知識管理。
由於在大學時代有些學理基礎,所以這場演講聽起來相對輕鬆許多。

穆老師project的對象是赫赫有名的"GE國際集團"。

GE公司自一八七八年由燈泡發明者湯馬仕‧愛迪生(Thomas A. Edison)創立以來,已有超過百年的發展歷史。歷經時代的變遷與企業轉型的雙重考驗,GE始終能夠維持不墜,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少數成功的跨國企業之一。

但今天....穆老師打破了我對GE的崇拜.....尤其是聽到老師說:GE認為這個都柏林核心是個好東西,我笑了也傻眼了....原來GE是資訊那麼落後的地方......

整場演講我滿腦子不斷重複一句話:天阿!奇異耶!這會是奇異嗎???

為了做好知識的管理,GE前前後後找了許多公司建議,連google也來摻了一腳,但效果都不是很好。穆老師很清楚的提出GE的問題是Rerieval & Access,這是最關於information最basic的問題,解決方式有很多,而老師是從建構、整理知識庫下手。接下來就是一連串課本上會看到的一些事項。

知識管理曾經是我非常感興趣的議題,但看的文獻越多,對它的信心也慢慢流失。KM最近在學術界被廣泛的提出,但真正在業界實踐的,其實很有限。
關於這點,穆老師提到了一個重點:企業是艘大船,要調頭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越大的企業包袱越大。學術界已經知道的,企業可能還追不上腳步。

除了全面改革困難之外,知識管理並不能及時的反映出實際的績效。偏偏企業最重視的就是這個, 所以在整個推廣與實現上遇到了相當多的困難。但往好的方面想,有嚐到知識管理好處的企業,會像中毒一樣,瘋狂的引進知識管理理念與系統(裕隆汽車?)。

在演講的最後,我問了一些問題。關於圖資人除了圖書館外,在社會的不可取代性。穆老師說圖資人在看問題會比較全面性(user, system,跟甚麼沒記到...),而小蝶老師也以很"世新資傳"的觀念勉勵大家,圖資人的世界是很寬廣的,不要擔心。

但看大學畢業的同學們找工作的狀況.....嗯......現實還是殘酷的。
沒有一個很obvious的專長與經歷根本很難從那麼多的履歷中脫穎而出,圖資的長尾效應我懂,一旦進入環境後,會學習得很快,而且處理事情也很全面,但也要真的進入的了環境阿.....
沒有一個漂亮的專長、履歷,光說學的快.....是沒有說服力的....

慢慢的,我已經認為圖資是個基礎學科,它可以幫助你的專長永續發展。前提是你必須擁有其他更明顯,更容易讓老闆將你定位的才能。

---------------------其他記事分隔線--------------------------
小蝶老師提到了一個問題:
know what的知識可以利用wiki平台來分享管理,那麼know how的知識呢??
穆老師的回答是:KM在這幾年的進步速度很快,其所搭配的科技也日新月異,所以總有一天這個問題會得到解決.....不過再怎樣變化都不會脫離KM的核心流程:知識蒐集、組織、分享、應用。

知識主要存在人的身上,所以鴻海Hire包含台日等地各大企業的退休人士(我心想:鴻海那麼聰明都打不進百大企業了...那麼落後的奇異卻....世事難料阿....)。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圖資的去向

台灣的圖資幾年前被學術界,在社會科學領域和資訊科學領域間踢皮球,一個學術難以定位的科所,在企業之間該如何找出定位點?

圖資在企業上能做什麼?我得到很多人的答案是:比較會找資料阿。喔?!是喔,證據呢?就算是,找資料別人學就會了ㄚ,它比資管企管那些複雜的東西容易上手多了。圖資的不可取代性在哪裡?

民九十五年研究發現,台灣圖資碩士仍然以圖書館為主要工作(64%),但有了新興市場(教育、政府、學術研究、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圖資整合系統、電腦、網路/通訊、大眾傳播、創業),這早在1990年摩爾就提出來過了,問題是圖資人到底有沒有能力融入這些市場,為市場帶來利益呢?而值得深入觀察的,這些圖資人在這些行業裡面做的是什麼工作?是否需要圖資能力?又哪些圖資力是最重要的?

P.S. 只有剩下36%裡的15.6%人在資訊產業界工作,代表啥?資訊產業太專業???

該研究結果最後發現:工作能力需求與課程供需未達平衡,多麼聳動的結論,是要台灣所有圖資系所檢討的意思嗎?

在歐美國家的圖資,很明顯的有兩條線,一是走圖書館,二是走資訊科技,這就是這些年來圖資期刊不斷出現的:圖資系所必須有各自的特色,發揮各學校的才能。歐美這兩個特色夠明顯了,至少可以讓老闆們知道他招進來的人學的是哪個方向的東西。

另外該研究指出,台灣圖資碩士欠缺的能力主要在於「科技與管理能力、個人能力」這兩大取向。對於後者我比較能夠想像,圖資人還真的必需要有其他一技之長,再從這個長處展現圖資力。少了技能這個媒介,我覺得只有圖書館適合圖資人了.....

我國圖書資訊學碩士畢業生,無論在圖書館或非圖書館機構,其欠缺的能力前五名為
  • 良好的口才與自信的協商談判技術
  • 系統管理技術(Unix, Linux, Server)
  • 程式語言(C++, JAVA)
  • 公共關係
  • 具有創新與創造力

為什麼大家認為圖資人需要具備第2.3項?因為資訊科技時代來臨,有了簡單的電腦知識作依據,才可與電腦人溝通,更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資訊需求。

該研究是深入訪談六所圖資所所長和畢業生來歸納這些能力取向,如果換成訪談企業主,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有不少碩士畢業生認為我們的專業倫理與人文素養應該要多加強,因為若是圖資人揚棄其獨有的人文特質,那與資管人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值得深思的一句話,什麼叫做圖資的人文素養?找書?看書?)

另外令我好奇的是,做這份研究的碩士生,現在是在哪裡高就?感想又如何?

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社會科學研究三

會與不會?!

把辭彙分為「不會」與「會」是我們在學習上常用的分類法,也是很好的學習策略,但分類的結果卻是會因人而異,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研究者必須設法找出一個大眾都能接受且皆能適用的方法,也就是取得社會現象的平均值。

課程重點

這六個章節(1,2,4,6,7,8)主要學的概念是
1. 測量(measure)

  • 用數字測量:這是日常生活最常見不過的事,應用在社會科學上需注意的有,設計測量單位跟instrument(儀器)很重要,同一件事可能會用到不同的單位,有如成人的體重跟嬰兒的體重,雖然都是測量體重,但主要刻度單位就會不一樣。
  • 用分類測量:這個部份比較抽象一點,比如用五個形容詞來測量一個老師是否為好老師,需要分析問卷裡的文字資料,把它分類為好或不好,再由這分類的結果來看是否為好老師。但是每個人對於詞彙有不同的體悟,10個詞彙由很多人來分,要有70%到80%一樣,才有效度。

2. 樣本(sample)

3. 信度(reliability):指的是可靠或一致性,也就是在同樣獲類似的條件下,同一件事可以重複的發生。

4. 效度(validity)

  • 內部效度(測量相關):測量的工具無法反應所測物件的特質
  • 外部效度(樣本相關):如國中學生的資訊素養(資訊收集、使用、加值、傳播、分享) 跟學習成效的關係,若僅使用中部四個學校的學生,會造成過度概化的問題。

(我還是不懂要怎麼用內外來分.....這跟"內"、"外"兩個單字有什麼關係....?!)

問題
1. 如何將測量的事物概念化?又如何加上操作型定義?
2. 為什麼大母體只需要小樣本,這不就會造成過度概化的問題嗎?

心得
老師飆車一口氣上完這六章.....真的讓我發現....要學的還多著呢!基本連名詞的意思都有點兜不起來,研究方法真是博大精深阿。
前人不斷的求知,更不斷的將求知的過程紀錄、傳承,慢慢累積整理出今天的研究方法,令我佩服人類的發展潛力,而要把這幾百年累積下來的知識吸收,甚至是內化,更絕對不是很簡單的一件工作。必須經過不斷的實際研究、嘗試錯誤、接受建議,才有可能通盤理解研究方法的真義。

另外在中午的時候,有稍稍跟老師提到了我想研究的方向。聽完老師的建議,我心碎了....原來我想的還不夠多,不夠深....有太多的問題意識在裡面,問題不夠精緻,必須還要再往下挖掘。

「從一個概念形成到研究問題是很長的過程」,我已經有點能感受到這句話的意義了。

不過最後老師安慰我,有想法總比沒想法好啦,恩.....應該是我不懂藏拙吧,這麼早就把自己的不成熟曝光.....。

建議

這也不能稱的上建議,只是最後下課的時候,老師私底下問了我一句:你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有效嗎?

嗯......我覺得不能說有沒有效,只是學習到的面向不一樣,我稍稍觀察到一個現象,當老師在授課的時候,會引援比較多非課本的例子,而且速度會放慢,重點是:聽老師講的時候,筆記會比較多(比較有心得?),但當同學報告時,不知為什麼的會忽略筆記的步驟,也不能說同學們報告的就不正確,但應該就是同學們在講的時候,比較不會針對單一重點,用其他例子強調,讓大家更感同身受(自身的感動驅動手來筆記)。

也就是說,老師講課的時候,感受的就是老師的知識,吸收的更是老師的知識邏輯。而由同學報告學習到的,我覺得是偏重個人組織能力與口說能力,關於書上的專業知識真正了解多少?吸收多少?我個人認為...是不會比老師講來的多(至少我是迷迷糊糊的就聽完這四個章節....)畢竟我們沒有研究基底...比較沒有辦法看著書,就能了解它真正想表達的意涵。

那到底要如何吸收到老師的知識,同時又練習本身的能力呢?嗯......未知數....?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圖資學研究(三)

今天請來UWMILWAUKEE的Mu教授演講潛在語意分析(Laten semantic Analysis, LSA)相關原理與應用。

傳統OPAC的典藏文件通常是獨立的個體,必須建立其關聯性,才能將文件產生更大的效益與價值。而LSI是讓這些文件產生關聯的方法技術之一。

而講義所提到的一詞多義和一義多詞:對於一詞多義可能使得搜尋結果中包含很多不是user真正要查找的結果,一義多詞將使得搜尋結果中遺漏很多user真正要查找的結果。

LSI是將許多文件用"text-document"的矩陣(matrix)來表示,透過SVD等運算方式將query的結果換成向量投射在低維度的空間,並假設每一個singular value 和singular vector都代表著欲檢索文件的潛在語意,比對後就可產生檢索的結果。

相關步驟有:
Step1. 建立特徵矩陣
Step2. 奇異值分解運算
Step3. 產生語意指標及文件分類

相對於Google所使用的page rank,LSI注重每個文件的concept,關聯性強的文章會顯示在前面的檢索結果頁面上,但是從老師們的對話中,LSI似乎會捨去一些關聯性低的query,使得較冷僻的資訊無法被搜尋引擎找到。

LSI在文件的分類上是有幫助的,但在檢索(search)上,query如果太短就會限制semantic的分析效果。

而台灣、韓國等地會產生local search engine > global search engine的現象,小蝶老師認為大概是因為這些local的搜尋引擎會操縱搜尋結果,讓結果產生的項目是大部分人都會點閱的熱門資訊。像海角七號這個關鍵字,在google搜尋的結果就有可能會跟yahoo.tw搜尋的結果面向不一樣。

--------------------------------------------------------------

嗯...這堂課對我來講是個新的知識.....所以目前還沒辦法完整架構出我懂的部分.....整個有點混亂...

不過整堂課我印象最深的有2句話和1件事
  • 第一句話是:使用者會打出的關鍵字,都不是他們所想要找的。

我會用進階查詢,我更常用布林邏輯,但....我承認有些時候,還是會打出一些愚蠢的關鍵字....尤其是在找不到東西時....關鍵字就會亂下了....我現在想不出來什麼愚蠢的例子,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例子太多了!!我下次打蠢字的時候...我會記得附上來的.....

愚蠢1:老師提到的鴻海hire退休員工,我想找相關資訊...我打了"鴻海 聘用 退休"...什麼都找不到...

  • 第二句話是:用產業來看研究,It's not fair.

這是我常常犯的錯誤,看完一篇paper後,我會想到一些現實的例子。尤其是在知識管理的部份,大學時我對知識管理很有興趣,看了一些文獻,但我都會想:這用在企業上的效益如何?更精確的是,有哪個企業會花大錢來做知識管理?企業講的是收益,而知識管理偏偏就不是馬上做了就可以看的到效果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覺得整個知識管理限於空談,跟實務無法結合。

但今天我有了另外一個觀點,產業與研究通常是分開的,研究必須縮小變數,以求對該變數精準的控制與描述,而產業則是許多研究問題的集合體,不能用單一研究來概括整個產業狀況。

  • 最後一件事:教授們的專業互動

曾老師最後提出的一些問題,包括page rank、LSI當前的問題等,無一不是針對Mu教授的專業提出質疑(我有感受到火藥味),但當兩人甚至連小蝶老師都掺一腳後,我發現從他們的對話中,我越能越勾勒出整個LSI的輪廓,這就是傳說中的學術討論!!可以讓思考更加清晰,連結更多的訊息。我覺得這短短的10分鐘是我整堂課受益最多的時候。

--------------------------------------------------------------

會後有私底下跟老師出去吃飯,個人覺得他還蠻健談的...對台灣充滿了好奇...
下禮拜會陸續帶他到淡水、鶯歌等地方觀光,有興趣的同學跟所辦報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