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與不會?!
把辭彙分為「不會」與「會」是我們在學習上常用的分類法,也是很好的學習策略,但分類的結果卻是會因人而異,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研究者必須設法找出一個大眾都能接受且皆能適用的方法,也就是取得社會現象的平均值。
課程重點
這六個章節(1,2,4,6,7,8)主要學的概念是
1. 測量(measure)
- 用數字測量:這是日常生活最常見不過的事,應用在社會科學上需注意的有,設計測量單位跟instrument(儀器)很重要,同一件事可能會用到不同的單位,有如成人的體重跟嬰兒的體重,雖然都是測量體重,但主要刻度單位就會不一樣。
- 用分類測量:這個部份比較抽象一點,比如用五個形容詞來測量一個老師是否為好老師,需要分析問卷裡的文字資料,把它分類為好或不好,再由這分類的結果來看是否為好老師。但是每個人對於詞彙有不同的體悟,10個詞彙由很多人來分,要有70%到80%一樣,才有效度。
2. 樣本(sample)
3. 信度(reliability):指的是可靠或一致性,也就是在同樣獲類似的條件下,同一件事可以重複的發生。
4. 效度(validity)
- 內部效度(測量相關):測量的工具無法反應所測物件的特質
- 外部效度(樣本相關):如國中學生的資訊素養(資訊收集、使用、加值、傳播、分享) 跟學習成效的關係,若僅使用中部四個學校的學生,會造成過度概化的問題。
(我還是不懂要怎麼用內外來分.....這跟"內"、"外"兩個單字有什麼關係....?!)
問題
1. 如何將測量的事物概念化?又如何加上操作型定義?
2. 為什麼大母體只需要小樣本,這不就會造成過度概化的問題嗎?
心得
老師飆車一口氣上完這六章.....真的讓我發現....要學的還多著呢!基本連名詞的意思都有點兜不起來,研究方法真是博大精深阿。
前人不斷的求知,更不斷的將求知的過程紀錄、傳承,慢慢累積整理出今天的研究方法,令我佩服人類的發展潛力,而要把這幾百年累積下來的知識吸收,甚至是內化,更絕對不是很簡單的一件工作。必須經過不斷的實際研究、嘗試錯誤、接受建議,才有可能通盤理解研究方法的真義。
另外在中午的時候,有稍稍跟老師提到了我想研究的方向。聽完老師的建議,我心碎了....原來我想的還不夠多,不夠深....有太多的問題意識在裡面,問題不夠精緻,必須還要再往下挖掘。
「從一個概念形成到研究問題是很長的過程」,我已經有點能感受到這句話的意義了。
不過最後老師安慰我,有想法總比沒想法好啦,恩.....應該是我不懂藏拙吧,這麼早就把自己的不成熟曝光.....。
建議
這也不能稱的上建議,只是最後下課的時候,老師私底下問了我一句:你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有效嗎?
嗯......我覺得不能說有沒有效,只是學習到的面向不一樣,我稍稍觀察到一個現象,當老師在授課的時候,會引援比較多非課本的例子,而且速度會放慢,重點是:聽老師講的時候,筆記會比較多(比較有心得?),但當同學報告時,不知為什麼的會忽略筆記的步驟,也不能說同學們報告的就不正確,但應該就是同學們在講的時候,比較不會針對單一重點,用其他例子強調,讓大家更感同身受(自身的感動驅動手來筆記)。
也就是說,老師講課的時候,感受的就是老師的知識,吸收的更是老師的知識邏輯。而由同學報告學習到的,我覺得是偏重個人組織能力與口說能力,關於書上的專業知識真正了解多少?吸收多少?我個人認為...是不會比老師講來的多(至少我是迷迷糊糊的就聽完這四個章節....)畢竟我們沒有研究基底...比較沒有辦法看著書,就能了解它真正想表達的意涵。
那到底要如何吸收到老師的知識,同時又練習本身的能力呢?嗯......未知數....?
1 則留言:
大母體用小樣本不就是會造成過度概化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