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W15 資訊組織與使用者
李教授一開始就道出了求學的辛酸史,一直沒有遇到好的指導教授,直到偶然的機會到圖書館作編目,才發現自己人生的興趣。這時就慶幸我們身在師大,有一群關心學生的老師們。(謎之音:狗腿作業也不會少一點!!)
李教授的研究是以使用者為出發點,探討collection的方式,將虛擬與實體的collection結合,並且讓使用者找資訊更加便利。講到這裡我心想,這不是資訊尋求行為研究嗎?怎麼李教授會一直強調這樣的研究還沒人作呢?李教授接著解釋,資訊尋求行為只是在探討一個小眾尋找資訊的過程,並非是人與整個information structure的互動。從李教授show的台大圖書館與國外大學首頁的圖片,感覺起來是類似人機介面的相關研究,這時小蝶老師代我們發言說,這方面的研究IA的學者最近似乎做了很多。李教授近一步解釋,IA通常研究的對象是一個小群體,甚至僅是一個網站的資訊架構,而他所關心的,是全體user與資訊之間的互動,這句話道出了研究格局的差異。李教授希望透過紮根的方式,形成使用者與資訊架構之間通用的理論知識,改善現有的資訊架構。說到這邊我才了解,原來李教授指的資訊,並非單指虛擬世界的information,而是在圖書館內所發生的information,也難怪李教授一直提到資訊時代圖書館的collection概念變得很複雜。
李教授的研究中指出,不同層次的使用者(如教授與學生)所需要的圖書館collection層次不一樣,而且搜尋能力上,教授也優於學生。但如果圖書館之間的資訊若如同Google一樣開放,會使資訊量加大,篩選變的複雜,不論使用者的能力與層次為何,都會造成相當大的困擾。
這跟我們的想像有所出入,一般我們都認為資訊連結的越多,我們找起東西來會更方便,圖書館間的資訊開放,我們就不用四處奔波蒐集資料。但事實上,沒有配套措施的情況下,使用者會陷入資訊海中,無法分辨資訊的內容,更不用說做研究時需要的閱讀分析了,根本連看都看不完。所以李教授才會提到,有些學者喜歡從小的地方開始蒐集資訊,等到有一定基礎了,再慢慢擴展出去。小蝶老師也說,讓電腦幫你抓取資訊,還不如自己親手蒐集來的齊全,資訊量太大,對使用者反而是個傷害。在這邊我一直很想跟語意網路的東西結合起來,總覺得這兩者之間或許能做一些互補的效果,可是腦袋一直混混沌沌的,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Anyway,李教授的Guide principle是Cutter(1904)所提出的:使用者是以方便為導向來取得資訊。也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來發展一系列的研究。這與Raya教授所講述的conegtive work analyze有點相像,而我也有個同樣的問題:如果李教授研究出了一些使用者行為的理論,那麼又該如何改善現有的資訊架構呢?畢竟我們跟資訊架構師們還是有一段距離,我們的語言,他們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正當我要發問的同時,李教授說了,研究使用者的人,其實還是要懂資訊系統的建構過程,才不會與設計師之間有代溝產生,也能清楚了解哪些是目前的資訊技術無法達成的,避免天馬行空的想像。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W14 如何寫研究報告??
這時問題來了,該如何找到這些「原點」的文章呢?我想到的也只能看著文獻,慢慢從reference中回溯....但這是在所看的文獻都是正確的情況下才會有的結果,猶如老師所言,有些文獻是亂抄來的,這有點像骨牌效應,當你一開始看的幾篇文獻都是錯誤的時候,往後看的文章就很可能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導致永遠找不到權威也就是原點在哪裡。這時就要靠有經驗的研究者來拉你一把,所以跟指導教授密切的討論是很重要的。
其實上述的情況如果是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內都還容易解決,最困難的就是跨領域的研究,以我目前所做進行的題目為例:數位典藏從業人員的職涯規劃。恩...數位典藏容易找,數位典藏的從業人員也可以看歷屆參與名單,那什麼是職涯規劃呢?這我就找破頭了...只知道他是人一生中的影響職場轉變的重要名詞,卻不了解過程如何運作,而此類問題該如何下手研究,雖然已經看了很多類似的文獻,卻還是沒辦法將這些概念融入我的研究當中,最挫折的是看到:「職涯規劃的定義眾說紛紜」這句話時,也不知道哪些文獻是重點文獻了....指導教授這時也只能說多看看文章吧....
明明手上握有很多文獻,但卻無法分辨文獻、利用文獻是最令人挫折的,但我想這也就是研究的價值,要學著抓出這些文獻的共同點與缺點,告知往後的研究者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是研究的一大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W14 與四位內地系主任的座談
第一位南京大學的沈固朝主任提到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在網路的環境下,學生早就有先備經驗,教師只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的角色,不像是過去教師一站在講台上,灌輸的就是學生所不知道的新知識。
的確,過去大學時上的很多課,是在平常玩電腦時就知道了一些知識,尤其是比較popular的網路平台時如無名、youtube、BBS等,學生都比教授們懂太多了,所以當教授講到這些熟悉的平台時,就會有人開始打哈欠,甚至是在台下竊竊私語說老師根本就不會用之類的.....但需要承認的是我們懂的僅是表面上的使用,真正需要思考的是這些平台背後的使用行為與社會影響,這些正是需要有經驗的研究者引導我們注意的地方。
令外沈教授也提到了自己學生出外應徵的經驗,以圖資背景與其他三位商管背景的人角逐一份職位,並且條件是一個禮拜內要分析出市場特色與風險。這對一位圖資人來講的確是不利的因素,但最後這位圖資的學生勝出了。沈教授指出,要做這些分析報表的確贏不了商管的學生,但圖資擁有的價值是resource,我們充分了解資源的特性與來源,只要抓住這點發揮,其實圖資人的市場是很樂觀的。
其實我在這裡就開始想,if I involved in this situation, Could I win the career? 還真的是毫無頭緒,這邊我就想問台陸兩邊的教授,兩邊的圖資學生能力到底差在哪裡?遇到類似的難題時,兩邊的學生又會有什麼不同的表現?
另外從柯平教授的演講中我發現,大陸的圖資學生要學的還真多,如分在商學院底下,商業、經濟等還是共同必修科目,這跟世新的狀況有點像,我們的傳播學與傳播技能是必修科目,這又讓我想問一個問題,在大學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學而不精,學的很多元,但真正會用的還是不多,造成對自己的競爭力自信不足,不知道大陸方面有沒有這樣的困擾?
聽完四位主任的演講後,了解到大陸的圖資對於業界的聯接比台灣走的還要快很多,已經有近乎一半的畢業生不在圖書館工作,而且從課程的安排上,似乎也非常希望學生到業界去貢獻圖資的能力,反觀台灣的圖資學生,大都還是喜歡到圖書館任職。這似乎就是小蝶老師提到的,台灣是一個小市場,需要圖資的地方相對大陸方面不是那麼的明顯,除此之外,不曉得還有沒有造成台灣圖資鮮少出現在業界的一些影響因素?
(其實我要問的問題還蠻多的...只是....time was up...殘念)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W13 語意網路與知識本體
以下先就幾個專有名詞作解釋:
- 語意網路(semantic web):讓電腦能讀懂網頁,自動做資訊的擷取與分類檢索,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有呈現網頁的功能。
- RDF:簡單的說RDF是網頁的metadata標準,用來描述網路資源的屬性資訊。
- RDFS:RDF的schma,用來連結RDF之間的relation
- 知識本體(ontology):類似於字典或者術語表,但是能使電腦處理更多內容的細節和其結構。
以我在業界的經驗,語意網路的普及在商業中是憂喜參半。喜的是終於不用自己收集Data,從其他類似網站抓取即可,以旅遊網為例:我最常做的就是上網抓飯店民宿的電話、地址和簡介,貼到自己做的旅遊網後台,一天貼個幾百筆就兩眼昏花,還要不定時check是否資訊有被更新或該飯店已經跑路了......如果有了語意網路,那麼網路科技公司就可以更容易取得這些資訊。
但憂的是,所有的資訊太容易被拿來做比對、整合,失去原有的競爭力。同樣以旅遊網站而言,使用者太容易比較到各個住宿地點的價錢、特色或其他優劣,對於這些業者反而是種傷害。
其實目前有許多網站是靠著網路世界的資訊爆炸來獲取利潤,眾所皆知的,使用者僅會瀏覽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讓排名前位的網站店家佔盡了所有的利益優勢,而後排名的網站很難有出頭的一天。但未來語意網路真的普及後,整合型的入口網站增加,使用者不用再URL by URL的自己找資訊,幾個簡單的指令,入口網站就會幫你把資訊排排站。
姑且不論普及後的好壞,就普及的可能性而言,個人覺得還是得等到N年之後.....這看起來有點諷刺,網際網路的普及才短短的十幾年,卻要花加倍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建立語意網路。所謂破壞容易建設難,網路環境已經被html等非語意語法破壞殆盡,現在要重新建立一套更嚴謹的標準,表示要動員全世界的網頁設計師學習XML和更高階的語言,看到這就知道這個語意網路普及還在遙遠的未來.....
若要緩慢的建立起語意網路的環境,必須建置每個網頁的RDF,但這真的是「緩慢」的過程。畢竟電腦能辨識的語言結構有限,無法很正確的自動產生RDF,需要人工的審核作業。在資訊爆炸的網站環境中,人力的花費不說,有多少人能承受這樣反覆無聊的工作?
小蝶老師有提到從設計軟體上直接限制語法的使用,恩....這的確應該是一個快速可行的方法....近幾年Firefox瀏覽器的出現,讓許多設計師不得不妥協,使用更嚴謹的語法結構。若再DW等設計軟體上加上語法的限制,或許可以有效改善目前的網路環境,但.....學習是痛苦的.....我看會有很多流離失所的設計師出現.....
W13 Dr.Kuhlthau 座談會
這場座談會的主角是Kuhlthau教授,先前讀到他的相關研究時,還以為是位「先生」的文章,沒想到竟然是和藹的太太!!
Kuhlthau教授在過去時是位高中圖書館教師,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而在她任教的過程中,發現有準備唸大學的學生在寫論文報告,而這些學生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會對於資料感到焦慮,不知道如何gather這些information,甚至覺得圖書館沒有提供他們想要的資訊。
於是這項觀察開展了Kuhlthau教授的研究歷程,從25個高中學生開始形成小發現,慢慢擴展到現今的ISP理論。Kuhlthau教授的研究是屬於從身邊事物得來的靈感,相對會比較貼近生活。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不要忽略週遭的任何現象,它可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
Kuhlthau教授簡短的介紹他的研究過程後,接下來是Q&A時間。
恩....其實在教授介紹研究的過程中,已經解決了同學們大半的問題,所以發問的狀況有點斷斷續續的....不過還是有幾位同學問了幾個非常好的問題。
Q1:每個人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表現的狀況不盡相同,這該如何歸類出ISP上的幾個行為模式與情緒狀況?
A:視察這些學生的共同點,歸納出行為表現與情緒的特徵。同時Kuhlthau教授也提出,事實上他發現有些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沒有emotion wave,也就是在情緒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起伏。而這些學生通常在資訊尋求的前後,認知結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這表示說....學習真的是需要struggle的!! (最近一直覺得整個身體有點差,原來是在經歷解構後結構的過程.....)
Q2:如何幫助學生快速進入Formulation的階段?
A:Kuhlthau教授說....其實方法有很多,如多與學生對話、將問題更細緻化、提供更多的互動等。明天的台大演講將會講到這個議題.....可惜要上課無緣參與了
而我要問的問題在最後Kuhlthau教授自己也提到了:就是在Group的狀況下,適不適合使用ISP Model 作為 Information seeking 的歷程?
A:其實如果ISP model在群體的資訊尋求行為上,不是很適合解釋,因為群體的狀況比較特殊。個人在資訊尋求的歷程中,通常會對主題從沒興趣慢慢進展到有興趣;而群體資訊尋求的狀況正好相反,有些案例是這群學生對於主題是從有興趣到沒興趣。另外,在整個群組的工作分配不佳的情況下,也會導致某些人對於資訊尋求的認知僅是任務導向,不會有ISP中的情緒轉變過程出現。所以Kuhlthau教授才會強調說,ISP理論無法包含到所有的資訊行為模式。
雖然這次的座談會只有短短的90分鐘,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獲。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W12 NonReactive
恩....我實在是很想講出investigation以外的心得,但是被老師點到的那一瞬間,腦海中閃過的、最有印象的還是海報團體作業的收獲.....
我的收獲主要是在研究方法的分類,由於我們這組的主題鎖定在最popular的質化研究,除了快速閱讀文獻辨認出是量化、質化還是純粹Review、Report外,還必須針對質化研究的文章,清楚的分類出該篇研究用的是質化中的哪個方法。
在一開始辨認的很無力,尤其是遇到有些期刊文章不會特別指出研究方法時,更感到沮喪,深深覺得自己的認知還不夠,無法判斷。但藉由許多所上老師的幫助和小組之間的腦力激盪後,閱讀的速度慢慢加快,且更能斬釘截鐵的辨認出該文章的研究方法。
雖然說實在的,還沒辦法實際運用這些研究方法,但「認識」總是使用的第一步。這個收穫能成為我往後研究的重要基礎知識。美美老師也說到:分類與辨識的能力是學習行為的重要指標
------------------------上課內容-----------------------
‧什麼是非干擾(反應)?非干擾誰?
簡單的說就是不涉入受試者的互動、事件等總總行為的研究方式
‧非反應式的觀察(不干擾到受試對象的觀察方法)
- 物理證據:侵蝕性的與增生性的證據
- 簡易觀察:不與對象作互動。如店面排隊的人數
- 檔案紀錄:蒐集文獻檔案,從中分析出研究結果
‧內容分析(文本的編碼)
- 定義:蒐集資料以及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內容指的是文字、符號、圖片
- 動作:對文本作系統化與客觀化的分析
- 目的:了解文本內的真正意涵
- 特色:內容分析是非反式的,分析內容的研究者並不會對被研究者造成任何影響
‧適合進行內容分析的主題
- 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由報紙來分析情境
- 研究對象時空距離過遠
- 揭露文本中難以察覺的消息
‧內容分析法的抽樣
制定好觀察的單位後,不能有特定意圖的取樣
‧編碼系統
內容分析的運作是以編碼系統為基礎。而編碼系統是指一組特定的規則,該規則指導研究者有系統的觀察文本中的紀錄和內容。
一個研究至少有兩個編碼員,因為需要另一個人來肯定另一個人的編碼方式(關係編碼信度)
‧ 顯性編碼與隱性內容的編碼
- 顯性編碼指的是文本中顯而易見內容
- 隱性編碼的話則是找出文本中隱含的、暗示的意涵
‧內容分析法的優缺點
優點 | 缺點 |
經濟效益、安全、非介入性、允許研究一段期間發生的過程 | 內容分析描述了文本中的意涵,但無法真正了解作者創作此文本的意圖,亦無法得知接收者的影響。 |
‧何謂次級資料分析
次級資料分析是既存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
‧適用次級資料研究的主題
- 資料收集時間範圍很廣的主題
- 長時間的研究
- 跨國性的研究
‧優缺點
優點 | 缺點 | |
節省成本和時間 | 研究者的需求與統計資料往往有所落差 | 如分析的單位不同、變項的屬性類別不同 |
可以針對不同的團體、國家、時間進行比較 | 信度問題 | 時代改變 |
可以再製 | 效度問題 | 定義不同 |
可以探究依些原先研究者沒想到的問題 | 遺失的資料 |
問題:內容分析和次級資料分析是質化還是量化??
內容分析兼具了質化與量化的性質,通常質化的蒐集過程,量化的結果描述;次級資料分析由於蒐集的來的資料原生就是統計資料,所以分析通常也是量化的結果。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W11 圖書資訊演講之研究方法
一開始就問到context review是什麼(驚!),恩.....頓時還真的回答不出來,不過當老師講答案的時候馬上就意會到是怎麼一回事。
context review比較像是整個研究的背景介紹,而integrative則是研究的重點文獻回顧。 在過去看過的論文中,很少有把文獻探討的部份分的那麼細,通常是context 與 integrative review寫在一起,所以我才一直無法將這兩個名詞分開。
接著Foster教授分享了幾個很受用文獻回顧的方法,因為最近剛好也在閱讀期末報告要用的文獻,所以特別有感觸。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mini summary的部份,這指的是研究者對於幾篇文章的想法紀錄,有點像是研究過程的里程碑,可以幫助研究者快速回想這些文章的關連性。
隨著閱讀的文章越來越多,開始會忘記剛開始閱讀的文獻內容,甚至心裡有OS: 我哪時候看過這篇文章阿!!??可是上面明明就有自己畫的重點.....mini summary正可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若在mini summary中寫下當時對於整個研究主題的問題,往後也可重新檢視自己的知識成長歷程。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文章閱讀的方法。其實蒐集的文章都有他的互相關聯性,只不過沒把它們放在一起檢視的話,很難發現之間的異同。Foster教授教我們用表格的形式整理所閱讀的文獻,分別列出文章的標題、目的、結果等,放在一起互相比對,增加文獻之間的連結。
下一個階段是逃學計畫(誤)與質化資料編碼,我簡單的用幾個關鍵字來區分open, axial, selective這三種編碼的差異:
- oepn coding: find, define (尋找記錄間值得紀錄的地方)
- Axial coding: clust(勾勒各編碼之間的相關性)
- selective coding: extra(萃取主要text中的文字 如:對話,來映證編碼)
P.S. 今天是假演講之名行研究方法之實阿!!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W10 資訊組織與知識組織
--------------------感傷的分隔線--------------------------
知識組織與資訊組織一直是讓大眾困惑的兩個名詞,到底箇中的差異在哪裡?從資訊和知識的定義來看,知識是資訊的內化吸收,所以我覺得知識組織是一種資訊組織後的個人產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論文中的文獻探討,對於作者而言是知識組織後的結果,但對於讀者而言是一種資訊組織,由於尚未吸收,所以僅能算是去蕪存菁後的資訊。而經過內化後,讀者便會自己產生個人的想法,並且將該資訊整合自己的背景知識重新組合成能為己所用的東西,也就是成為知識,這個歷程正是知識組織的經過。
記得在大學的時候,知識組織的期末報告是「說故事」,我們這組用了一段flash述說種族歧視的故事。當時我們只想到要用什麼方式呈現,過場效果,配樂配音等技術性的問題,從沒想過為什麼老師要用說故事來當期末報告,後來慢慢的才理解這別出心裁的作業意義,原來當你要述說一個事件給其他人聽之前,該事件勢必經過自我組織的歷程。的確,我們從蒐集的資料中,整理出可用的段落、文字,並分為各大章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過了許多討論、理解,並思考最後呈現的方式,每個組員到最後都充分的了解該故事的意義,並且有自己說故事的順序與用詞,這就是老師想讓我們經歷的知識組織過程。
在演講的過程中,老師提出了一位歐洲老先生對於知識組織的定義。而也說到,知識組織已經被研究了那麼久,怎麼還會有學者還在提出定義呢?
原來是因為知識組織已經被各界濫用,有人認為只要建立資料庫,掛上搜尋引擎就是將知識組織了,殊不知知識組織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為人所用。以圖書館而言,這個被視為人類知識殿堂的場所,近年來陷入了科技的迷思,圖書館相關科系過度重視新科技的存在,常常在思考如何將圖書館結合新的科技,卻忘了考慮「人」的存在,所以才會有許多系統開發出來後,使用效果不佳的情況。
企業的知識組織是為了知識管理,而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是為了殺出紅海,但也因為藍海尚未耕耘,往往有些人到達了這,看不到前人航行的痕跡而迷失在一片汪洋之中。
在這個世代,競爭力是建築於創新的基礎上,分享知識爾後創新知識,但仍然要把創新的知識運用在舊有的服務、產品上,才能展現競爭的效果,一味的創新而忽略應用在產品的可行性,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
演講最後,老師仍舊不忘給圖資同學信心:圖書資訊學or資訊傳播學是應該大家都具備的學科知識,尤其是非本科系的學生,更能結合其他面向運用,展現出不同的價值。雖然大學四年一直聽到這句話,但每個階段思考起來都有不同的感受。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W10 調查研究
在老師上課以前,學姊發給我們一張數位學習物件(DLO)的評鑑,回答了什麼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美美老師用了最高級:這種問卷方式是我最favoriate的,如果是給受訪者一個list來作問卷調查,就會根據訪談者的思維思考,但受訪者的意見可能超越list的範圍,也就是無法測量到更Creative的面向。不過換個角度想,在做比較和統計的時候,將會比較辛苦。
適合調查研究的主題
如果研究問題是關於信仰或行為的自陳報告,是調查是很適當的。
調查研究的優缺點
優點 | 缺點 |
可調查大樣本 | 調查研究的效度較弱,信度較強 |
資料分析比實驗研究有彈性 | 鮮少能取得社會中的情境脈絡 |
可標準化問卷獲得信度 | 標準化會使得結果受到限制 |
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做修正 |
- 成也標準化,敗也標準化。
- 容易測量、實施,但會使調查研究有所侷限(失掉創意部分)。
- 不容易了解社會脈絡,整體事件的故事性。
- 調查研究在效度上比較弱、信度比較強。(回答問題的力量比較弱)
如何建構好問卷
- 必須要有好的理論架構(清楚的知道到底要問什麼)
- 操作的定義要極清楚(讓受訪者清楚知道每一個問題、選項的意義)
- 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和縮寫
- 避免使用模糊的字眼
- 避免引導性的錯誤
調查研究的步驟
step1. 形成假設理論
step2. 進行步驟設計
step3. 決定取樣方法
step4. 實際進行
step5. 整理資料、分析資料
step6. 撰寫
問卷設計練習1
訪問者如果要調查受訪者的年齡
a. 請問你今年幾歲?(有些人會有虛歲、實歲的困擾)b. 請問出生年月日
c. 請問你的年齡落在那一區1~10,11~20,20~30......
d. 請問你是少年、中年或老年(定義不清)
b是連續變相,測量結果較精準;c是類別變相,測量結果僅是一個參考的指標。類別變相不能變成連續變相,而到底要用連續還是類別變相,需依你的題目對於年齡的敏感度高不高而定。
問卷題型
從具體到抽象:事實問題→態度問題→情感問題。需照順序問下來
問卷設計練習2
寫練習時遇到的問題:
1. 把大的value放在左邊或右邊?
2. 是要使用分數1~5分表示程度,還是把1~10全部寫出來,還是使用滿意不滿意?
針對第2個問題,老師有稍微提到,用不同的value會影響到後面分析的方法(如T檢定、卡方檢定等)。所以一定要先有良好的研究步驟與邏輯設計,在後頭分析的時候才能清楚的知道哪些類型的問卷,要用哪些方式做統計,當問卷做好後,整個研究就完成70%了。
課後我有問老師我們這屆之前的上課方式與先前學長姐的上課方式,哪一個比較有學習成效。老師說我們這屆,可以直接藉由作業指正我們錯誤的地方,而之前的學長姐們則是會獲得比較多定義方面的知識。
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喜歡現在的上課方式,雖然作業比較多,但是研究就是要「從做中學」。研究方法的定義想哪時候看都可以,可是一個由專業研究者精心規劃的練習,可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註:老師今天心情似乎不錯!!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W9 實驗研究
- 知識結構要有所了解 ─ 使用樹狀結構的筆記
- 對於詳細的紀錄 ─ 使用線性的筆記
目前我用的仍然還是線性的筆記....剛開學上課的時候有試著使用freemind來繪製課程內容的樹狀結構,但實在是因為不習慣最後作罷....
不過今天談的實驗研究的種類層級觀念,對我來說實在有點複雜,趁此機會畫了實驗研究的樹狀結構:
適合實驗研究的問題
對於一件事情已經有某種的理解或定向,但不確定是否是所想像的這樣,故設計實驗來驗證。
這時美美老師又再次提醒我們:使用質化與量化方法,需要視問題而定,不要為了質化而質化。
實驗研究的種類
由階層圖可知道,所有實驗研究都可說是古典實驗研究的變形,而古典研究包含了:
- 隨機分派:Random Assignment,做出類似的群體,以利在實驗中比較
- 實驗組:接受treatment的群組
- 控制組:沒有接受treatment的群組
- 前測:在實施treatment前,先測試自變項
- 後測:在實施treatment後,測量自變項
內在與外在效度
- 內在效度:不是treatment所造成的錯誤,而是樣本本身就有不公平的現象
- 外在效度:外在效度是把實驗發現推論到實驗外事件與環境的能力,如果一個研究缺乏外在效度,他的發現只能適用於實驗的情況,對於基礎與應用科學皆毫無用武之地。
--------------以上只寫下一些用自己的話才能理解的概念--------------
摘要一的實驗研究架構圖
我回家後想了很久,到底自變項與依變項的定義為何,而自變項與處遇的關係該如何用圖形表達。
最後得出了這張圖:
- 自變項:獨立於影響事件,也就是未經treatment的因子
- 依變項:自變項經過treatment後,會造成的改變的因子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W9 RFID與訴願
這次的第一個主題RFID ─ 仍然是科技層面的問題,除了考慮風險還是考慮風險,我想這是每一個新科技都必須面臨的檢視與考驗。當一個新科技問世並以實驗階段應用在生活當中,就會有學者對其提出挑戰,而挑戰的內容包羅萬象,從經濟、健康甚至是道德等面向,用像用放大鏡一樣無限放大檢視所有可能會發生的情境。
雖然一開始很難殺出這些重重的質詢,不過似乎終究人們會找到一個最合理的使用範圍(maybe..)。基因複製就是一例,科學家們巧妙的避過吵的沸沸揚揚的人體複製議題,改為器官再造和基因治療等,同樣發揮了基因複製的優點。
目前RFID的問題不外乎是輻射、隱私,但我想RFID最後也能找到出路,畢竟它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
(我是屬於整個技術都set好,全世界普及後才會有使用心得的人....要我說出平時中不常碰觸的這些實驗科技心得...還真的是不太會寫...)
Anyway,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有數位階梯的經理來兼課,他說過不久數位階梯就會將學習的內容融入各大觀光景點,如接近故宮時,身上的Device就會自動接收相關的介紹訊息,而進到裡面,各個文物也會發送相關的學習資訊。這是他們「曾經」對RFID所做的計畫,不過應該是看不到了....(數位階梯跑路了!)
還有一件很妙的事,前幾個禮拜去淡水,差不多到了其哩岸的時候,捷運上的大家手機同時間響起(整個很壯觀,喵、旺、嗡嗡嗡什麼鈴聲都有!!),原來是簡訊,內容是淡水在晚間即將有演唱活動,請大家共襄盛舉。雖然不是RFID技術,但效果應該蠻像的,不論到哪裡,當身上的接收器響起,就知道這附近有什麼該注意的東西,其實感覺還不錯,增加了資訊偶遇的機會。
其實「一卡多用」沒有什麼不好,不過在隱私權的尺標下,卡片或個人接收器裡應該放些什麼資料,變成一個阻礙此技術推廣的重要議題,感覺還有得討論了。
在小鳳老師的研究中提到,多數學生仍然不知道這個技術的內容跟應用,這應該是意料內的事情,沒有廣泛應用的東西,要那麼多人知道實在是有點困難,更別說還要問他們卡片裡面要放什麼資料了,這些問題還是交給大人們來操心吧,我們還是負責用就好了......
演講的第二階段是讀者訴願。從報告數字中可以得知,多數大學圖書館的學生不會提出他們的訴願,僅是向周邊同學師長抱怨。而有趣的是,有些學生知道其實圖書館的營運費用有包含在學費後,表示會積極提出需求與疑問,原來大家還是會在乎自己的錢花在什麼地方的阿~!
其實我也是那些不知道圖書館的營運有包含在學費裡的學生......不過我倒是沒遇到什麼該訴願的情況,頂多會問問我要借的書已經被別人逾期很久了,借不到該怎麼辦,不過得到的答案都是:我們已經催收了但該讀者還是不還,我們也沒辦法,看看您要不要到附近的大學或國圖去借。恩...態度都是沒問題的,問題是沒解決我的問題.....
訴願的目的不外乎是讓一個服務獲得改善,但有些情況並不是訴願就能解決的,像逾期這問題,還必須靠讀者本身的自覺與素養。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W8 數位學習
一講到數位學習,我馬上聯想到關於數位學習的幾個負面議題:
- 無法達到面對面的實際體驗
- 該是未來的主流,還是always佔補助地位
- 硬體方面的數位落差
不過老師開始的半個小時過程中,就回答了一些問題:
- 目前的確無法達到面對面的感受,數位學習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世界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驚人的技術出現,這問題會迎刃而解。
- 連作數位學習系統的人都會不禁懷疑:數位學習會做的比面對面教學還要有效率嗎?陳教授認為數位學習終究不會取代傳統,僅是補助的角色。
當前的數位學習
其實我對目前的數位學習是沒有興趣的,不是像小蝶老師說的沒有使用數位學習的經驗,而是因為對於接觸過的數位學習方式感到失望,沒有用過好用的數位學習。
不是系統過度單向感受不到互動,就是用一大堆flash填充,硬要讓不會動的東西動起來......讓我看了都覺得是騙小孩的東西,甚至犯起職業病,開始以設計的觀點挑系統的缺點(尤其是那種按上一頁又要從頭看一次動畫,不能skip的最讓我火大).....怒火已經燒盡我的學習興趣。陳教授也提到,台灣目前的數位學習系統都是一些 low level 的應用。
但今天卻聽到的陳教授帶來的新技術
- 情境感知(學習心電圖)
- 行動學習(圖書館跟拍)
- 網頁學習筆記
近年來數位學習這領域不斷融入新的資訊技術,提高互動性、豐富性,同時在歐美國家,是不用這些動畫來作為學習的元素,反而堅持傳統以文字、朗讀的形式來作數位學習教材。這讓我對數位學習又重拾一點興趣,也知道說原來數位學習已經不再是只有flash了!!
小蝶老師提到學習本來就是一件痛苦的事,硬要把它變的有趣...?!這是很難的一件事。我個人是認為除非把它變成非要不可(如企業的職前訓練),或者是變成習慣,不然數位學習再怎樣進步,都是無法真正變成學習的重要來源。
數位學習的內容建置與使用
陳教授提到數位學習的content很重要,但我覺得使用內容的人力與動力更是目前最欠缺的。
雖說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已經將大部分有價值的文物都數位建檔,看似數位學習擁有了驚人的養分來源。但....要吸取這些養份是要付出代價的。有如歷史博物館與故宮典藏,相信對於高中的史前史莫大的幫助,讓學生們可以看到書本上沒有的古代器具和人形,尤其是遠在中南部無法隨時上來故宮看史前文物的學生們,更是有相當大的教學價值。但....重點來了,回想起我高中的那些老師,已經把歷史課本倒背如流了,要他們再增加新的教材....恩...實在是很難想像那個畫面....薪水也不會比較多.....是誰會要花那些時間跟精力學習新的系統,取用數位典藏的內容.....?
數位學習的未來在新世代
人際網絡的互動一直是學習的重點,虛擬的互動方式還無法達到面對面這種親身體驗的「深刻」,但這句話終究會變成歷史,數位學習跟著科技的進步,一定可以突破互動性、人際網絡的瓶頸。個人認為目前數位學習推展效果緩慢的原因是:我們的老師、家長皆屬於前一輩的學習者,在他們主要的學習歷程中,並沒有電腦、網路的普遍參與,直到人生的中後半段才開始接觸這新科技,難免會侷限在過去的教學模式。
但往後的下一代可就不同了,他們的童年少不了電腦,電腦網路這東西是他們最基本的玩具,也相信下一代的父母親都能接受數位學習的使用,畢竟我們都是經過科技的洗禮,沒有電腦就沒有生活的人類,下一代對於科技的感受將會更甚於現代,屆時人類的學習習慣將會大轉變。換句話說,從我們開始,書本已經不再是唯一學習的工具,而我們的下一代更會越來越少有對於書本的感受,這時候就是數位學習時代的來臨。
問題
數位內容計畫砸了那麼多錢,都拿來做互動遊戲?! 有沒有真正比較好用的數位學習系統....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W8 找位子坐也是一門學問
為什麼說找位子坐也是一門學問呢??
因為這次的ethnography作業,我光在圖書館找位子坐就找了一個小時....
不是地方太大,要記錄的東西太多,不然就是感覺待十個小時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沒什麼好紀錄的....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最後我選擇中文期刊區坐下來,喘口氣,拿出紙筆,抱著懷疑的心情?想著這到底有什麼好寫的...圖書館不就是大家看書、睡覺嗎.....?!
但我還是試著記下我所看到的事件,one man reading newspaper, one woman is going to leave...blabla. 不到五分鐘,我發現我的手異常的忙碌!!有太多事件同時發生了!!很難每個人的每個舉動都詳細的記錄下來,而且為了稍微了解他們在看什麼書、什麼報紙,我換了好幾個座位、角度,甚至起來走向那些讀者好幾次.....就像 Forster老師說的,each place、角度都有它可以看到的feature。
過了20分鐘,我慢慢歸納了抄寫下來的筆記,發現有些人會看兩份以上的報紙;有些人翻了翻期刊,又拿出自己的書來看;有些人從頭到尾都只看自己的書;在下午一點半左右,同時有很多學生回到自己的座位......等。原來從這些看似平常的raw data,還真的可以看出一些truth(ex: 館員告訴我,1.30剛好是大家吃完飯,回來座位繼續看書或do something的時間)。
雖然我最後推論出來的東西有點stupid...(在這個區域,讀者還是喜歡看自己的書勝過於看周遭幾千本的期刊),但過程中,解決了我對field research的疑問:站在旁邊看到底可以看到什麼呢?不都是一些很平常動作嗎?但現在我知道從中的確可以觀察、歸納出一些平常沒注意到的現象。
-------------------上課筆記與心得-----------------------
上課一開始:The difference beteew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Forster老師再次提出這兩者的差別,美美老師補充說:要做質化研究前,要先了解與量化的差異。
- 質化:不使用變數統計、過程有彈性、講究資料的收集、inductive(歸納)
- 量化:強調變數的控制、必須先有理論架構、事先規劃好研究流程、deductive(演繹)
編碼是賦予單位意義的標籤,以便在研究中進行資訊的描述或推論。
.open coding
質化研究的第一步,將概念從Data中解析出來:
過程為DATA(寫下來的、錄音的...等)→things→codes。
研究者給予資料一些標籤,企圖將大量資料濃縮成幾大類的步驟。
練習經過
step 1: 縮寫code
step2: scheme code(完整的code)
這階段只是給這段紀錄一個簡單(low level)的概念,針對的是田野筆記(data)。我發現我們這組每個人對於每一句話的理解都會使用不同的code,也就是大家看同一句話的觀感其實是不一樣的。折騰半小時之久,終於有了一些共識:
- 4~6 redicular self
- 8~10 have no choice
- 12~15 destiny, conflict( he got what he wanted, but it also cause pressure)
- 17~20 complain
.axial coding
這是資料的「第二層過濾」,begin with codes,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es, then orgnaize it ,clust it.
將概念擴展成許多小概念(EX→ ex a, ex b),或者是一個sequence。在這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把concept的關係組合起來。
美美老師補充 :第二個階段是主軸編碼,將編碼重新整理組織,使結構化或順序化,這個階段又稱為紮根理論,綜合以上,是在沒有任何理論下,蒐集質化資料的過程。但若有文獻的話,也可從中獲得concept,組織你要研究的主題。
.selective coding
這是資料的「最後一層過濾」,重新檢視筆記,主題性的檢視能反應研究主題的紀錄。
質化資料 分析策略 -------------
- deal type
- succesive
- illustrative method 把看到的理論,用得到的raw data來對應
- domain
- analytic comparison
- narrative analysis
- negative case method, raw data 不支持原來的理論,所以必須修正理論
表面事實(outcropping)---------------
在社會世界中,有很多是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我們只觀察到背後的表面現象。質化研究在找出那些我們看不到的隱藏事實。
心得-----------------
今天所做的練習讓我更進一步認識質化研究處理資料的過程。每段紀錄都要編碼、重新詮釋,取出構念。是一個相當辛苦的過程,如我在圖書館的觀察練習,視察下來的紀錄看似無用,其實裡面有很多內涵,而要分析出這些內涵,必須擁有敏銳的問題意識,對於每個動作行為,都相信其背後另有意義,否則僅是日常生活瑣事,何能產生什麼研究發現。
另外今天跟美美老師和Forster教授出外吃大餐(好撐...),回來的時候我忍不住跟Foster教授坦白:現在這個moment...我只記得open codeing的部份.....因為有做練習,所以印象特別深,其他的部分就要再翻書,雖然也能有一些感想,但總不及實際練習來的深刻(可以觀察一下這次同學們的blog是不是偏重open codeing練習這個部份)。
我大膽講出我的建言:我知道在有限的時間內該取捨,但該取捨的是教學的量,還是質?,但如果是我,我會偏重「質」的部份,因為「量」多反而混雜,失去學習興趣。像圖書館的田野筆記,沒有實際操作的話,永遠都不知道連挑位子,動手寫筆記,分析看似無用的資料,樣樣都是一們學問,今天剩下的主軸codeing與selective codeing沒有老師帶我們exercise,真的很可惜。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W7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make people insane
前言------------------------------------
上週的作業是預設給小組討論時所產生問題的一些feedback,但由於沒有時間分組....所以先以上課的環境代替....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感觸比較深:那些互動討論幫助/阻礙你定義題目、資訊需求、尋求的行為?
我的回答是: It's hard to start from blank. 老師當時所下的order,是要我們 do what we want to do. 但由於這個條件過於開放,讓我的腦中一直呈現空白......一瞬間根本就想不到任何可以研究的問題....深深的體會到「題目」果然是整個論文process中,最難發想,也最難定義的過程。
最後終於在禮拜一蔡明月老師的書目計量學演講中....找到一點研究的靈感:The most popular qualitative method in LIS.
正文開始------------------------------------
What is field research?
質化研究跟量化研究有著根本性的差異。量化研究講究變數的控制,而質化研究Describe, oberserve people behavior。實際進入場域裡面記錄、研究,基於自然主義(naturalistic)。用寫實的方式,不預設立場,而蒐集完資料後講求社會意義的解讀。
-- 社會意義 -- 一群人對現象的共同理解,相較於字典意義或字面上的意義,社會意義是所謂 "圈內人" 對現象的理解
Forster教授在講「文化」這個主題的時候,我一直鬼打牆的聽不懂(還沒進入狀況QQ?),後來重新聽了一次錄音檔才終於了解:文化會透過人們的行為表現出來,而民族誌是對文化的一種描述。行為本身不代表任何意義,而是研究者透過觀察行為後做出推論,進而描述其文化為何。
「文化是一群當地人共同的行為,研究者會試著從參與者的觀點來詮釋文化。」
在這個階段,大家不約而同的問了類似的問題:
Q: Should I have a question before I go in to the field?
A: NO!! But you could still have a concept about the question, the most different from the quantitative is no operational concept in your mind. Or, your question may occer from the field, in other words, you oberserve it and then you find your questions.
接下來的課程課本都有提到,就不把他一一列出,僅列出老師特別強調的部分
Step in field research -- it's flexible
- read literature, de-focus (這裡我就有個疑問了,文獻通常都有他們focus的部份,看越多文獻,不就會產生越多的預設立場嗎??)
- 找一個你想去研究的地方
- 建立社會關係(混熟!!)
- 觀看、傾聽、蒐集資料
- 分析資料
- 脫離場域並撰寫研究報告
實體環境(physical setting)會影響互動方式 -- 例如之前的教室會使Foster老師採用演講式的教學,現在的教室則無形中鼓勵老師用討論的方式上課,Karen Fisher 的1999年的文章就利用民族誌研究(環境會影響資訊行為)
選一個場域並設法進入
try to going native
進入場域後須注意的事項
- 合適的裝扮
- 建立密切關係
- 研究者即研究工具 -- 要經常reflect /自我觀照 反觀 省思等
觀察與收集資料
- 觀察,不只是觀察人們的行為,也要同時記錄下physical setting.
- 避免霍桑效應:進入場域 讓場域的人們習慣研究者的存在 不要對單一對象過於關注 應該也可以避免這樣的效應
筆記的類型
- 純素描
- 研究者的一些推論
- 比對自己的知識庫後,會分析一些可能的結果
- after that, the researcher have to do something to confirm what you inference and what your analytic
典型的田野訪談
擁有深度訪談的特質而在談話的過程中,會夾雜著笑話、故事等,就像是聊天一樣。但與聊天不同的是:with more interviewer questions.
離開研究場域
何時該離開?沒有一定的說法。不過通常是等你覺得enough or nothing to learn,但你怎麼知道已經足夠了呢? It's base on the researcher, and also a big question to qulitative research
進入和離開場域,要慎選時機。也要注意處理分離的情感因素。
心得
I will get schizophrenia when I finish the research. Because all I have to do is make up myself, and do everything fake I can do.
尤其是聽到老師說,曾經有人為了蒐集酒店的資料,而真正「下海」成為裡面的一份子,我想其中受到的創傷應該不是金錢足以彌補的。所以我才說...當完成一份田野調查後,應該就是我精神分裂的時候吧...
另外,私底下有跟Forster教授問過幾次問題,It's really a nice teacher. 要不是語言上有障礙,上起課來應該會更有趣吧。
問題:是要先成為「圈內人」蒐集資料,再以「局外人」的角度來撰寫報告嗎??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W6 書目計量學的緣起不滅
在演講開始之前,看了兩篇老師mail過來的文獻,大致上知道書目計量學是利用數學的方式,將題目、字詞甚至作者等資訊做計算,並從中觀察implication,後來發展成為當前的資訊計量學。但我還是弄不太懂書目計量、科學計量與資訊計量的差異性在何處。
演講一開始,老師以低沉的口吻(聲音有點小...有點模糊)介紹書目計量學的前世今生。雖然已經有先看過這篇文章,但由於蔡老師著重的重點不一樣,所以仍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著重的是各個名詞的解釋、定義,而老師的重點在於這些詞彙的歷史背景與相互關聯性,這時老師也解決了我的疑問,書目、科學、資訊計量的關連性是存在於繼承關係,由於科技不斷的演變,書本不再是唯一的載體,計量的範圍,擴張為不同載體的資訊,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的資料庫,更是目前最夯的計量目標。
而在演講的過程中,我發現蔡老師相當重視名詞的統一性,如書目計量,台陸兩邊的翻譯不一,大陸翻譯為文獻計量,容易造成讀者的困擾,但似乎是沒法解決的問題...所以遇到類似的名詞問題,老師皆以哀聲帶過.....anyway,其實只要知道這些名詞都在述說相同的概念,還是可以互相溝通研究的...
第一階段的最後提到了一點點的網路計量學,我曾經看過武漢大學邱均平教授的文章,他提到:
網路計量可用以尋找並裁定學科的核心網站,例如:物理學相關的網站有多少,化學相關的網站又有多少?而在這些網站中,連結最多的表示是被利用得最多,而且代表它使用得很好。
若能夠歸納出這樣的學科網站,對於物理學研究者來說,只要查詢幾個核心網站,就可滿足大部份的需求了,而對圖書資訊工作者,則當需針對特定領域提供訊息服務時,也可快速地找到核心網站,解答並指引讀者的疑問。
所以說把書目計量的理論,拿來應用在網站上也是有同樣的效益。不過網站內容的正確性有待商榷,同時也鮮少真正全學術內容的網站,大多都是個人的研究心得或部落格,在此情況下,計量出來的數據,還必須更深入的探討其被提高排名的原因與內容為何。
第二個階段,老師為我們介紹「引用分析與學術評鑑」。過程中小蝶老師問到:為何圖書館沒有使用布萊德Law來定義核心期刊與邊緣期刊?? 蔡老師的回答是:
- 人力資源不足
- 期刊的歷史轉變會影響排名
- 圖書館的配合度
這回答呼應到我對知識管理這理論的想法,看來一個好用的理論真正要實作,還是得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行。
另外我有印象的還有,老師指出了某官員對於圖書館人員的看法:他們只會借書、排書、還書......其實,這句話楊美華教授在民86年的時候就發表過了:「外面的人很難瞭解圖書館學的內涵為何,也不理解為什麼一個簡單的借書、還書、上架還要成立一個學系來培養人才?甚至還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設置。」(圖書館學碩士教育之檢討與展望)。
只不過我真震驚,沒想到過了10幾年,現在仍然存在這個問題。到底是外界真的不了解圖資,還是我們從來沒有給機會讓他們了解??
心得:計量結果的解讀 ─ 數字的迷思
這是我整堂課最有印象的部分,在大學時代,常常聽教授提起SCI、SSCI,只要多投幾篇文章到這裡,就可以迅速升等之類的對話.....,但在蔡教授演講過後,得知原來目前的評鑑制度,出現了重大的問題:引用資料庫的論文刊數來評鑑教學產能,但對於社會類的科系,存在著不平等的現象 。
資訊計量屬於量化研究,期刊資料庫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排名,還必須深入探討其原因,而不能一味的引用數據,忽略某些學門的貢獻。
其實聽得出來蔡老師講的很淺白,並沒有深入去探討整個計量學的應用,不過從中卻可推敲出,使用計量學可以窺探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的事件,經過計量後,我們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而計量的目標並不是固定的,會隨著年代而演進,資訊的載體就是最好的例子,由書本轉換為當前的電腦、網路。不同載體的計量結果會完全不同,這或許是計量學緣起不滅的最主要原因。
最後,我有個問題是,目前GOOGLE所用的PAGERANK方式,是不是可以稱作一種網路計量呢?若可以的話,他的計量方式跟老師所介紹到的三大定律有甚麼關聯性??又或者GOOGLE的計量方式是一種創新的計量法,僅原自於GOOGLE呢?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W6 evaluate our proposition and hypothosis
Homework
before:Preposition | Culture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seek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
Hypothosis | Taiwaness aborigine's ways of seeking and useing information like curing illness, solving problems are contorled by shaman or religion. |
affter:
Preposition | 1. Aborigins's belief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seeking health information.
|
Hypothosis | Taiwaness aborigne's ways of curing illness are contorled by shaman/religion. |
其實我的命題與假設觀念很簡單,"假設"只要根據命題中的概念,改寫成比較精確的名詞,如the way of seeking information 變成 seek the way of curing illness. Forst教授說(似乎)這是一種可用的方法,但是整個命題與假設必須再narrow down, and make the concept more specific.
美美老師幫我們歸納了幾個制定命題與假設的原則:
- scope of the concept ,概念的範圍
- number of concepts, order/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of the proposition. 概念的數量不要超過三個
- coresponda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命題與假設的一致性
- 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確認假設是檢驗命題的方法
- 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正式理論與實質理論
舉例來說:kauthle教授的研究是由高中生寫日誌發起,他發現寫日誌的過程中,會有幾大階段,而這些過程中,各自擁有該階段的情感因素,但此發現還是在「實質理論」的階段。而當這個理論被發現可實際應用在公共圖書館上時,此理論就可進階為「正式理論」。
何謂理論?
理論的目的通常都是詮釋「為什麼」,不只有研究表面現象,理論必須深入研究其原因。
詮釋為什麼的方式有:
- causal:解釋因果關係
- structural:結構的發現 ─ 了解一個學習組織的結構(找資料的流程、溝通的過程...等)
- interpretive explanation: 將事件放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下,發現事情或習慣的意義
rang of theorizing
最具體的到最抽象的理論層次:
- 實證的理論(只有觀察到問題、推論)
- 中距理論(經過假設並驗證)
- 理論架構(更完整的理論)
有些人終其一生僅能將所觀察到的現象,經過假設驗證完成中距的理論(小型的理論),但要形成理論架構(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如:相對論)必須要做更多的實驗與考證才行。
在這個階段我問了美美老師一個問題:葉乃靜老師的文章算是哪個階段的論文呢?老師認為這是介於一開始的實證與中距理論之間的文章,因為它還沒經過實驗過程來驗證此說法的真偽。
我心想....Forst教授說論文就是要超越實證的階段,但連期刊的文章都還在這個rang裡...那我們要跨越這個階段....是要有多難...
心得
這禮拜的收穫有好有壞,好的是我開始慢慢聽懂Forst教授的accent了!!而且聽英文的耐力提升到兩個小時左右,雖然換句話說還是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會zone out..不過還是有進步啦。
壞的是感覺越講越花了...不是聽不懂英文造成的混亂,反而是有聽懂,可是和自己知道的有衝突。看書的時候還沒有感覺,一些term沒多加思索的就看過去,但老師講課時,才發現有那麼多的implication藏在裡面。
我是一個有問題不問會很痛苦的人,這堂課我問了超多問題阿(其實是老師一直看著我...不問問題壓力很大...)但到最後,頭腦已經糾結到不知道該從何問起了....不過美美老師說,這樣反倒是好事,至少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裡。
Try to make chinglish article from now on.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W5 資訊政策
但在聽教授講課的時候,隱隱約約覺得資訊政策似乎不是那麼的狹隘,資訊政策的制定範圍囊括了整個資訊的生命週期,也就是資訊的收集、管理、保護、使用與儲存。過去的資訊政策大多focus在policies governing the contro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但這十年間起了不少變化,其範圍大至政府的國家政策,小至企業對於資訊的管理。
當然圖書館也算是一個資訊政策的重點區域,畢竟它是人類知識的庫存地。但提到Censorship的時候,圖書館頓時變的很矛盾,到底該完整保存人類的知識,還是只挑正面的知識作保存?
站在國家立場,為了許多安全性的疑慮,大多數的圖書館都會forbid掉一些各國家認為不該出現的書籍,但站在傳承的立場,這些被forbidden的知識似乎該被流傳下來。這讓我想到駭客任務的劇情,大家都幸福的生活著,被限制「知」的權利。
聽到這個議題時,感覺很複雜。個人不是很想被政策操控,有種被愚弄的不舒服,但那些的安全性考量又是正確+必要的。恩....說不定真的要把人民當作愚民來管理才不會有那麼多的是非。
說實在的,我對於這週的演講主題沒有什麼很深切的心得,或許就像小蝶老師說的...我們還太年輕,不太能體會資訊政策的議題吧。
最後有個問題....如何傳播一個新的政策,我答了mass media,但似乎不是這個答案....那...答案是啥..?!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W5
老師讓我們回去自己為論文打分數
恩....我本來是都想打滿分的....因為葉乃靜曾經是我的老師 冏"
不過最後還是吹毛求疵的找出一些些的缺憾:
Title | 5分 | 只有兩個變數,而且關聯性很清楚 |
abstract | 4分 | 沒有把主要問題陳述出來 |
introduction & review | 3分 | 總覺得應該把後續提到的資訊行為模型列出來稍作介紹..in this section the author emphasize that "the practical motivation limit people's behavior". I think it should be increase a little conclusion here, it's the practical motivation which was said by author is culture. Because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rying to put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behavoir together. Maybe we can infer the meaning of culture from those literature review, but I think it should be more specific in the article. |
Method | 4分 | 研究時程似乎太短了 |
Results | 4分 | I think it's need to show the previour model, let u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And I have a quetion here. What's the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fullness and emptiness?? |
Conclusion | 5分 | 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而且有大概指出未來研究方向 |
不過Forster教授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其他部份沒什麼大問題,有問題的是研究方法與研究發現兩大部分:
- Methodological
design of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 也就是測量的工具與樣本說明沒有出來。 - Finding
coding and category schema,感覺是要說...分析的過程嗎??
Theoretical vs empirical (gap)
恩.....其實在老師告訴我們想法的同時,我就有很多問題,不過總歸起來,最基本的還是我們看文章的criteria和老師不一樣。
例如我問了:我認為文章中應該更深入的定義文化這件事,而在結論時更要重新summarize一遍該研究是針對原住民,從原住民身上發現資訊行為bala bala......但為何Forster教授認為不是那麼重要,美美老師說沒辦法回答我的問題,因為一個理念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但我們可以多練習,減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gap。
恩....這門課真的不是書本看看就可以的,Forster教授也告訴我說,其實英文的Paper跟中文Paper撰寫的方式會有不同,評論的標準也會不一樣,要多看看別人的評論,慢慢揣測整個criteria的方式。
練習結束後,接著開始第三章的內容。
由於前面聽的已經暈頭轉向了....所以這部份只能用片段的記憶勉強拼湊出來....
何謂社會理論???
理論是思考世界的一種簡潔方式,人們常用社會理論來解釋社會的運行
理論的組成要素
- 概念(concept):
概念是建構理論的基礎,是以符號或文字方式來表達一種意念、想法。Eg:高度。課本中提到一個例子,我覺得還蠻容易理解概念的學習方式:我的父母告訴我許多關於這概念的例子,我觀察並且傾聽別人如何使用這個字,接著我可以正確的使用這個字,最後真正的了解它,並精通這個概念。
而我們常用簡單的概念來定義更複雜的概念:高度→頂端是底端的距離,頂端、底端、距離為一種概念,而我們使用它來組成並解釋更複雜的概念。
- 假定(assumption)
- 關係(relationships)
- Units of analysis
理論與意識形態
理論絕非為意識形態(ideology),意識型態會一相情願的認為自己知道整件事情的全貌,而限制事實的發展,甚至拒絕接受他人提供的負面資訊。而理論是可以被重複檢驗的,一但被檢驗出矛盾,學者們便會設法解決這些矛盾,如果無法解決,就有可能會推翻理論。所以說相對而言,理論是具有彈性、發展性的來解釋社會現象。
命題與假設
這兩個名詞還真不是普通的難懂。課後又翻了許多文獻,得到的綜合感想為:
命題(proposition):只是等待被證實的問題
假設(hypothesis):映證命題的產物,一個命題可以產生很多組假設,而假設又可視為一個問題的暫時性答案,所以這些答案經過驗證後,組合在一起就可以辨別命題的真偽。
也就是說命題必須經過操作化後產生假設,再由假設來推得命題的結果
範例:工業化程度會與人際互動呈負相關
檢驗方式:
- 工業化程度用「每年汽車生產量」表示
- 人際互動用「人與人的見面次數」表示
產生一個假設:每年汽車生產量越高,人與人的見面次數會越低。經過統計後,就可以得知假設的結果。而此結果就會影響命題的正確性,有可能會更支持命題,也可能是命題扣分,也說不定就此找到命題的例外情況。
心得:這次的心得打了三天...有兩天半是在試用goolge的html功能....實在是有夠難用的...好不容易才把表格勉強的打出來...Google也是有弱點的阿!!!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W4 社會科學研究法
量化(quantitative)是演繹法,必須要有理論基礎
質化(qualitative)偏重歸納法,必須要有大量實徵資料來支持
<<什麼是文獻回顧>>
假設知識是會累積的情況下,文獻回顧幫助我們從他人的知識來學習。簡單的說,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學習。
<<為什麼要文獻回顧>>
1. 建立可信度
2. 連結該研究的過去與建立未來
3. 整合出該領域已知的知識
4. 學習他人知識,同時刺激新的想法
<<文獻回顧六大類型>>
1. 自我回顧(self-study review)
2. 脈絡回顧(context review)
通常是一個研究的開端,在此部份,研究者會試著將研究主題連結到更大的知識本體,讓自己與讀者了解整個研究的發展狀況與過程,同時也介紹整個研究的架構。
3. 整合式回顧(integrative review)
恩..這個部份教授解釋了很久。聽起來像是將該主題的文獻做細部的評論,一方面幫助其他研究者蒐集文獻,也讓其他人了解這些文獻的內涵。可是看到Forster教授的範例,又不太像...
4. 方法回顧(Methological review)
一種特殊的整合性回顧。研究者比較多種有相關性的理論,並且呈現其因假設、樣本等元素的不同而產生的衝突。
5. 理論回顧(Theoretical review)
呈現同樣主題卻不同理論的樣貌(不同理論,但解釋同一件事情),並且作出假設性與邏輯性的比較
6. 歷史回顧(Historical review)
研究者依照時間點追蹤該主題。可以結合理論與方法回顧,展現整個概念、理論或者研究方法的歷史脈絡。
評鑑一篇研究報告的好壞
Good tile or bad tile?
Good tile必須要:
‧精確!但不直接引導出結論
‧在兩個變數內描述主題
‧Tile informs readers (這可以解釋成吸引讀者嗎....)
但聽了美美老師對於Example1的評論後,一個好的題目不只這三點,似乎在變數之間,還要能讓人直覺的聯想到其關連性
恩....其實我看不出第二的範例的標題為什麼不好...功力太淺了我...
abstract
‧對於研究的評論進行精簡摘要
‧告知研究的目標、方法和主要發現
‧避免模糊的描述未來研究方向
Introduction Section
‧介紹整個主題的脈絡,了解問題的背景,並且呈現出精準的研究問題
‧介紹該研究的意義
‧介紹研究中主要的理念架構與使用的理論
Literature review Section
好的文獻探討必須要有完整的思考,並且要能區分理論、方法、研究結果和研究的評鑑
Methods Section
接在文獻探討之後,詳細描述樣本、資料如何收集、分析等
Finding Sestion
‧由組織好的資料中,由簡入繁的帶出研究發現
‧每個段落的描述必須要有邏輯性
‧對於每個數據發現的主要發現有簡單的描述,同時說明該發現的意義
Discussion Section
‧詳細的描述過去的發現、理論或應用議題的意涵
‧研究的限制
Conclusion/Summary
‧注意是否回答研究問題;研究目的是否達到
‧指出未來的研究方向與發展
‧讓讀者看了這部份後,在深入閱讀時,能更進入整個研究的狀況
<<HomeWork>>
將自己的學術資源列一個清單(陸續新增ing)
1. 全國博碩士論文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2. CEPS 中文電子期刊 http://www.ceps.com.tw/ec/echome.aspx
3. 全國期刊聯合目錄 http://sticnet.stpi.org.tw/unicatc/ttswebx?@0:0:1:unicatq@@0.7420687847163931
4.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http://nbinet2.ncl.edu.tw/
5.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library/
6. 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
7.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8. 圖書資訊學刊
9. 圖書資訊學研究
10.圖書與資訊學刊
11.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有系統的進行文獻檢索?請你回溯紀錄一次你自己的經驗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學時的國科會計畫。一開始訂定主題,往數位典藏方向進行。
第一步:廣泛的查找數位典藏相關的定義,包括數位圖書館、數位學習、數位典藏典藏系統、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等。這階段的文獻來源主要來自各國家型計畫網站,並記下網站位置,做簡單的筆記。
第二步:了解各個名詞的歷史淵源,並且將執行的單位做相關性的結合。這階段文獻來源除了網站之外,加入了數位典藏計畫書與幾篇碩士論文,同時開始有些文章心得。
第三步:從這些資料中挑一個感興趣的主題,我決定往數位典藏的標準流程做探討
第四步:快速重新閱讀先前得到的資料與心得,並且整理,將非相關流程的文獻放到一邊。大致上分為:數位典藏定義、歷史、應用、問題、暫時用不到。
第五步:利用網站尋找各國家的數位典藏工作流程。此時文獻分類多了「流程」
第六步:比較國內外數位典藏工作流程,提出問題與建議
數位典藏是個很廣大的領域,在步驟二中有很多資料不知從何看起,看完了也不知道怎麼整理頭緒,越看越亂,而且會延伸更多的東西。
不過在訂定一個明確方向後(數位典藏流程),看的文獻變的比較相關,而且慢慢的已經可以看出同樣的典藏品,不同國家的流程差異。
不知道所有研究是否都是有這樣的現象 ─ 由繁入簡,看了那麼多數位典藏的文獻,其實最後變的很單純,只要將各個國家的工作流程作出差異比較,也就是說這次的研究過程,我從很複雜的數位典藏,單純化到僅探討它的流程差異,在訂定明確問題後,其實研究變得閱讀很輕鬆,不知道這是好現象還是不該有的現象.....
將論文分段打分數
secret
<<問題>>
1. 何謂整合性回顧?
似乎是有主題的整理一些文獻,並且每天文章作出評論。但看到Forster教授的範例感覺又不太像...範例比較像是一篇論文的schema。
2. 如何有系統的檢閱、整理組織文獻,恩...其實大家都知道要做書目管理、每篇文獻寫下心得、摘要、關鍵字等...其實我比較想先看一篇美美老師寫的研究,然後老師再分享寫每個section的情境和所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蒐集文獻的過程與整理方式...不知道這個請求會不會太over
<<心得>>
今天的心得很簡單,就是...頭昏眼花聽不懂...但是美美老師講的英文我聽的懂耶...希望下次Forster教授能夠講慢一點...然後用一些比較簡單的字....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圖資學研究(四)
由於在大學時代有些學理基礎,所以這場演講聽起來相對輕鬆許多。
穆老師project的對象是赫赫有名的"GE國際集團"。
GE公司自一八七八年由燈泡發明者湯馬仕‧愛迪生(Thomas A. Edison)創立以來,已有超過百年的發展歷史。歷經時代的變遷與企業轉型的雙重考驗,GE始終能夠維持不墜,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少數成功的跨國企業之一。
但今天....穆老師打破了我對GE的崇拜.....尤其是聽到老師說:GE認為這個都柏林核心是個好東西,我笑了也傻眼了....原來GE是資訊那麼落後的地方......
整場演講我滿腦子不斷重複一句話:天阿!奇異耶!這會是奇異嗎???
為了做好知識的管理,GE前前後後找了許多公司建議,連google也來摻了一腳,但效果都不是很好。穆老師很清楚的提出GE的問題是Rerieval & Access,這是最關於information最basic的問題,解決方式有很多,而老師是從建構、整理知識庫下手。接下來就是一連串課本上會看到的一些事項。
知識管理曾經是我非常感興趣的議題,但看的文獻越多,對它的信心也慢慢流失。KM最近在學術界被廣泛的提出,但真正在業界實踐的,其實很有限。
關於這點,穆老師提到了一個重點:企業是艘大船,要調頭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越大的企業包袱越大。學術界已經知道的,企業可能還追不上腳步。
除了全面改革困難之外,知識管理並不能及時的反映出實際的績效。偏偏企業最重視的就是這個, 所以在整個推廣與實現上遇到了相當多的困難。但往好的方面想,有嚐到知識管理好處的企業,會像中毒一樣,瘋狂的引進知識管理理念與系統(裕隆汽車?)。
在演講的最後,我問了一些問題。關於圖資人除了圖書館外,在社會的不可取代性。穆老師說圖資人在看問題會比較全面性(user, system,跟甚麼沒記到...),而小蝶老師也以很"世新資傳"的觀念勉勵大家,圖資人的世界是很寬廣的,不要擔心。
但看大學畢業的同學們找工作的狀況.....嗯......現實還是殘酷的。
沒有一個很obvious的專長與經歷根本很難從那麼多的履歷中脫穎而出,圖資的長尾效應我懂,一旦進入環境後,會學習得很快,而且處理事情也很全面,但也要真的進入的了環境阿.....
沒有一個漂亮的專長、履歷,光說學的快.....是沒有說服力的....
慢慢的,我已經認為圖資是個基礎學科,它可以幫助你的專長永續發展。前提是你必須擁有其他更明顯,更容易讓老闆將你定位的才能。
---------------------其他記事分隔線--------------------------
小蝶老師提到了一個問題:
know what的知識可以利用wiki平台來分享管理,那麼know how的知識呢??
穆老師的回答是:KM在這幾年的進步速度很快,其所搭配的科技也日新月異,所以總有一天這個問題會得到解決.....不過再怎樣變化都不會脫離KM的核心流程:知識蒐集、組織、分享、應用。
知識主要存在人的身上,所以鴻海Hire包含台日等地各大企業的退休人士(我心想:鴻海那麼聰明都打不進百大企業了...那麼落後的奇異卻....世事難料阿....)。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圖資的去向
圖資在企業上能做什麼?我得到很多人的答案是:比較會找資料阿。喔?!是喔,證據呢?就算是,找資料別人學就會了ㄚ,它比資管企管那些複雜的東西容易上手多了。圖資的不可取代性在哪裡?
民九十五年研究發現,台灣圖資碩士仍然以圖書館為主要工作(64%),但有了新興市場(教育、政府、學術研究、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圖資整合系統、電腦、網路/通訊、大眾傳播、創業),這早在1990年摩爾就提出來過了,問題是圖資人到底有沒有能力融入這些市場,為市場帶來利益呢?而值得深入觀察的,這些圖資人在這些行業裡面做的是什麼工作?是否需要圖資能力?又哪些圖資力是最重要的?
P.S. 只有剩下36%裡的15.6%人在資訊產業界工作,代表啥?資訊產業太專業???
該研究結果最後發現:工作能力需求與課程供需未達平衡,多麼聳動的結論,是要台灣所有圖資系所檢討的意思嗎?
在歐美國家的圖資,很明顯的有兩條線,一是走圖書館,二是走資訊科技,這就是這些年來圖資期刊不斷出現的:圖資系所必須有各自的特色,發揮各學校的才能。歐美這兩個特色夠明顯了,至少可以讓老闆們知道他招進來的人學的是哪個方向的東西。
另外該研究指出,台灣圖資碩士欠缺的能力主要在於「科技與管理能力、個人能力」這兩大取向。對於後者我比較能夠想像,圖資人還真的必需要有其他一技之長,再從這個長處展現圖資力。少了技能這個媒介,我覺得只有圖書館適合圖資人了.....
我國圖書資訊學碩士畢業生,無論在圖書館或非圖書館機構,其欠缺的能力前五名為
- 良好的口才與自信的協商談判技術
- 系統管理技術(Unix, Linux, Server)
- 程式語言(C++, JAVA)
- 公共關係
- 具有創新與創造力
為什麼大家認為圖資人需要具備第2.3項?因為資訊科技時代來臨,有了簡單的電腦知識作依據,才可與電腦人溝通,更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資訊需求。
該研究是深入訪談六所圖資所所長和畢業生來歸納這些能力取向,如果換成訪談企業主,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有不少碩士畢業生認為我們的專業倫理與人文素養應該要多加強,因為若是圖資人揚棄其獨有的人文特質,那與資管人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值得深思的一句話,什麼叫做圖資的人文素養?找書?看書?)
另外令我好奇的是,做這份研究的碩士生,現在是在哪裡高就?感想又如何?
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社會科學研究三
會與不會?!
把辭彙分為「不會」與「會」是我們在學習上常用的分類法,也是很好的學習策略,但分類的結果卻是會因人而異,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研究者必須設法找出一個大眾都能接受且皆能適用的方法,也就是取得社會現象的平均值。
課程重點
這六個章節(1,2,4,6,7,8)主要學的概念是
1. 測量(measure)
- 用數字測量:這是日常生活最常見不過的事,應用在社會科學上需注意的有,設計測量單位跟instrument(儀器)很重要,同一件事可能會用到不同的單位,有如成人的體重跟嬰兒的體重,雖然都是測量體重,但主要刻度單位就會不一樣。
- 用分類測量:這個部份比較抽象一點,比如用五個形容詞來測量一個老師是否為好老師,需要分析問卷裡的文字資料,把它分類為好或不好,再由這分類的結果來看是否為好老師。但是每個人對於詞彙有不同的體悟,10個詞彙由很多人來分,要有70%到80%一樣,才有效度。
2. 樣本(sample)
3. 信度(reliability):指的是可靠或一致性,也就是在同樣獲類似的條件下,同一件事可以重複的發生。
4. 效度(validity)
- 內部效度(測量相關):測量的工具無法反應所測物件的特質
- 外部效度(樣本相關):如國中學生的資訊素養(資訊收集、使用、加值、傳播、分享) 跟學習成效的關係,若僅使用中部四個學校的學生,會造成過度概化的問題。
(我還是不懂要怎麼用內外來分.....這跟"內"、"外"兩個單字有什麼關係....?!)
問題
1. 如何將測量的事物概念化?又如何加上操作型定義?
2. 為什麼大母體只需要小樣本,這不就會造成過度概化的問題嗎?
心得
老師飆車一口氣上完這六章.....真的讓我發現....要學的還多著呢!基本連名詞的意思都有點兜不起來,研究方法真是博大精深阿。
前人不斷的求知,更不斷的將求知的過程紀錄、傳承,慢慢累積整理出今天的研究方法,令我佩服人類的發展潛力,而要把這幾百年累積下來的知識吸收,甚至是內化,更絕對不是很簡單的一件工作。必須經過不斷的實際研究、嘗試錯誤、接受建議,才有可能通盤理解研究方法的真義。
另外在中午的時候,有稍稍跟老師提到了我想研究的方向。聽完老師的建議,我心碎了....原來我想的還不夠多,不夠深....有太多的問題意識在裡面,問題不夠精緻,必須還要再往下挖掘。
「從一個概念形成到研究問題是很長的過程」,我已經有點能感受到這句話的意義了。
不過最後老師安慰我,有想法總比沒想法好啦,恩.....應該是我不懂藏拙吧,這麼早就把自己的不成熟曝光.....。
建議
這也不能稱的上建議,只是最後下課的時候,老師私底下問了我一句:你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有效嗎?
嗯......我覺得不能說有沒有效,只是學習到的面向不一樣,我稍稍觀察到一個現象,當老師在授課的時候,會引援比較多非課本的例子,而且速度會放慢,重點是:聽老師講的時候,筆記會比較多(比較有心得?),但當同學報告時,不知為什麼的會忽略筆記的步驟,也不能說同學們報告的就不正確,但應該就是同學們在講的時候,比較不會針對單一重點,用其他例子強調,讓大家更感同身受(自身的感動驅動手來筆記)。
也就是說,老師講課的時候,感受的就是老師的知識,吸收的更是老師的知識邏輯。而由同學報告學習到的,我覺得是偏重個人組織能力與口說能力,關於書上的專業知識真正了解多少?吸收多少?我個人認為...是不會比老師講來的多(至少我是迷迷糊糊的就聽完這四個章節....)畢竟我們沒有研究基底...比較沒有辦法看著書,就能了解它真正想表達的意涵。
那到底要如何吸收到老師的知識,同時又練習本身的能力呢?嗯......未知數....?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圖資學研究(三)
傳統OPAC的典藏文件通常是獨立的個體,必須建立其關聯性,才能將文件產生更大的效益與價值。而LSI是讓這些文件產生關聯的方法技術之一。
而講義所提到的一詞多義和一義多詞:對於一詞多義可能使得搜尋結果中包含很多不是user真正要查找的結果,一義多詞將使得搜尋結果中遺漏很多user真正要查找的結果。
LSI是將許多文件用"text-document"的矩陣(matrix)來表示,透過SVD等運算方式將query的結果換成向量投射在低維度的空間,並假設每一個singular value 和singular vector都代表著欲檢索文件的潛在語意,比對後就可產生檢索的結果。
相關步驟有:
Step1. 建立特徵矩陣
Step2. 奇異值分解運算
Step3. 產生語意指標及文件分類
相對於Google所使用的page rank,LSI注重每個文件的concept,關聯性強的文章會顯示在前面的檢索結果頁面上,但是從老師們的對話中,LSI似乎會捨去一些關聯性低的query,使得較冷僻的資訊無法被搜尋引擎找到。
LSI在文件的分類上是有幫助的,但在檢索(search)上,query如果太短就會限制semantic的分析效果。
而台灣、韓國等地會產生local search engine > global search engine的現象,小蝶老師認為大概是因為這些local的搜尋引擎會操縱搜尋結果,讓結果產生的項目是大部分人都會點閱的熱門資訊。像海角七號這個關鍵字,在google搜尋的結果就有可能會跟yahoo.tw搜尋的結果面向不一樣。
--------------------------------------------------------------
嗯...這堂課對我來講是個新的知識.....所以目前還沒辦法完整架構出我懂的部分.....整個有點混亂...
不過整堂課我印象最深的有2句話和1件事
- 第一句話是:使用者會打出的關鍵字,都不是他們所想要找的。
我會用進階查詢,我更常用布林邏輯,但....我承認有些時候,還是會打出一些愚蠢的關鍵字....尤其是在找不到東西時....關鍵字就會亂下了....我現在想不出來什麼愚蠢的例子,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例子太多了!!我下次打蠢字的時候...我會記得附上來的.....
愚蠢1:老師提到的鴻海hire退休員工,我想找相關資訊...我打了"鴻海 聘用 退休"...什麼都找不到...
- 第二句話是:用產業來看研究,It's not fair.
這是我常常犯的錯誤,看完一篇paper後,我會想到一些現實的例子。尤其是在知識管理的部份,大學時我對知識管理很有興趣,看了一些文獻,但我都會想:這用在企業上的效益如何?更精確的是,有哪個企業會花大錢來做知識管理?企業講的是收益,而知識管理偏偏就不是馬上做了就可以看的到效果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覺得整個知識管理限於空談,跟實務無法結合。
但今天我有了另外一個觀點,產業與研究通常是分開的,研究必須縮小變數,以求對該變數精準的控制與描述,而產業則是許多研究問題的集合體,不能用單一研究來概括整個產業狀況。
- 最後一件事:教授們的專業互動
曾老師最後提出的一些問題,包括page rank、LSI當前的問題等,無一不是針對Mu教授的專業提出質疑(我有感受到火藥味),但當兩人甚至連小蝶老師都掺一腳後,我發現從他們的對話中,我越能越勾勒出整個LSI的輪廓,這就是傳說中的學術討論!!可以讓思考更加清晰,連結更多的訊息。我覺得這短短的10分鐘是我整堂課受益最多的時候。
--------------------------------------------------------------會後有私底下跟老師出去吃飯,個人覺得他還蠻健談的...對台灣充滿了好奇...
下禮拜會陸續帶他到淡水、鶯歌等地方觀光,有興趣的同學跟所辦報名喔!!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社會研究方法(二)
實徵empirical:實際到現場蒐集研究資料
實證:用證據來證明研究問題,通常是量化的研究
剩下的雖然老師沒有一一解答,但我發現老師的用心,
老師希望我們能夠自己分類出這些名詞,而當你能正確的分類,就是學會研究方法的時候。
恩...自己試了一下,還是沒辦法像老師的分類一樣.....我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把「過度概化」分在研究方法裡面...不就是一種人性的現象嗎...跟方法有甚麼關係....
看這黑板上的一堆名詞,我很直覺的要把重複擦掉,保持版面的乾淨,甚至想要全部條列重寫...但老師的一個舉動 ─ 計數,把重複名詞的頻率記錄下來,這是我完全忽略掉的。爾後老師又提到說,一個好的思考,是要會用圖像來表達事物。一連串下來,老師大概把我們的名詞分類為:
1. 研究的思想
2. 研究方法
3. 社會理論
偽科學
老師提到李嗣涔做的研究 ─ 手指摸字。當你無法用五感接觸到的,大家會認為是無用的科學知識。但當你只是無法去證實這個現象,而否定這樣的科學嗎?對於不知道的事情,我們應當存疑,不迷信,但也不迷不信。
研究的步驟
選擇主題(從個人的閱讀、經驗;從前人的文獻探討中取得)→
聚焦於研究問題(檢索相關內容)→
設計研究→
蒐集資料→
分析資料→
解釋資料→
研究結果報告
研究的步驟並非絕對的線性過程,各步驟間需要許多相互協調互動的過程,後續的步驟可能引發先前步驟的再思考(螺旋狀),在達到研究終點前,都可能朝幾個不同的方向進行,而到達終點後,通常會刺激新的思考並產生下一個研究問題。
心得:
要用科學的方法來看待每一件事,真的是很不簡單。
尤其是要避免「過度概化」這件事....應該說這是一個不容易改變的習慣...
另外,一般人對於權威的說詞總是奉為聖旨,認為有地位的人說的話就是對的,怎知權威也有犯錯的一天,像這次的毒奶事件,專家的說詞一改再改,甚至說出沒驗到三聚氰胺並不代表沒毒,把民眾當傻瓜。
但這也產生了一個矛盾點,專家是一個社會的信心指標,一般人並沒有機會接觸的那麼多的知識,若連專家的話都不能信,要這些人該如何適從?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圖資學研究(二)
今天的課主要是在介紹圖資的價值、起源與一些理論。
才剛上課不久,老師就丟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除了杜威之外,圖資界令人崇尚的權威有誰?
Oh my God,我打從心裡never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是國內的胡述兆、歐陽崇榮、黃鴻珠?還是在師大的任何一位老師?國外的.....恩....一點印象都沒有....其實是很少看外文文獻:)
或許我沒有資格去評斷哪位老師是圖資界的權威,但小蝶老師給了一個重要的思考點:一個學科如果沒有權威、偉人,那該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學科?
又是一個很震撼的問題,我心想,對阿,沒有一個權威型的領導者,那圖資界的過去是怎麼來的?那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接下來的問題,同樣引人深思:What's the value of LIS?是分類還是整理資料?Not both of them, they are just our goals.
這麼說...圖資界渴望解決的問題到底有哪些?
1. Info access:圖資界最早的目的,至今猶存。
2. Info overload:數位時代產生的副作用,資訊爆炸使得資訊隨手可得,但整理不易。
3. Info anxiety:面對龐大的資訊所產生的焦慮現象,如何去選擇資訊,該不該看完這些資訊等。
4. Digital divide:有些地區、族群因為地域性、經濟或其他因素等,無法第一時間接觸到新知, 使得資訊落後,競爭力不足。目前解決的方式有course by librarian or vendor or user self。
5. Info 大同(United?):在資訊之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獲取相同的資訊,甚至讓每個人的知識水平同等。雖然這顯然的是個烏托邦,但或許這就是圖資的最終目的?!
我想圖資的學者們為了達到這些遠大的理想,設計了一系列的技術與服務,但這些服務的使用率與效果為何?單就數位落差這個項目而言,圖資設計了參考服務和資料庫的使用課程,來扶持資訊的弱者,whatever,不知道自己是弱勢的人,才是真正的弱勢,會主動去用這些服務資源的人,不會是弱勢的那一群。我想,數位落差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且跟國家政策有很大的關連性,圖資能夠改善的,其實很有限。設計了一連串的訓練服務,對於真正的資訊弱者而言,他們都不覺得自己是弱勢了,怎會來使用這些服務呢?也就是說,這些服務的真正使用者,其實是有基礎的,甚至進階的資訊操作者,那麼僅加強這些人的資訊能力,是否只會更壓擴大落差的距離?
這篇文章中,我打了很多問號,很多問題在我心中渾沌,圖資到底是個怎樣的知識,是車?是魚? 是翻車魚?(誤),再者,他應該研究的項目有哪些?該服務的對象又是誰?又多了一堆問號....
總之,經過今天的課,知道我們坐在教室裡聽的是個核心渙散(?)的學科,同時
‧缺乏理論,並以經驗知識居多
‧板塊式的知識構成(新的知識不斷排擠舊的知識,甚至淘汰)
‧依工作業務發展知識
‧沒有共識
但往好的思考點,他是一個求新求變的知識,是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這就讓我有了待在這裡的動力與決心。
另外關於為何圖資界會漸淡於數位典藏,恩....大學時代做專題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學術界的黑暗,圖資曾擁有數位典藏的主導權,甚至是發起2008計畫的創始者,最後因為一些我們小孩子看不懂的原因,數位典藏漸漸的轉為技術導向,甚至商業化......或許像小蝶老師所說,圖資為數位典藏發展已經完成一個階段性任務,但該不該退出?我覺得裡面還有很多需要討論的空間,至少圖資所做的研究貢獻,是可以包含整個數位典藏的。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社會科學研究法(一)
過了一個大暑假...能忘的都忘光了.....寫的出來的研究方法只剩下五個....
未來要讀的書 ─ 當代社會研究法,只好乖乖的按時預習了
研究的第一要素:Inquiry,在老師的提醒後,我回想起當初參與國科會的日子,
萬事真的起頭難,要找出一個能深入研究的題目,是很難的一步。
要隨時保持懷疑、好奇的心態,敏銳的觀察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事物才能稱的上一個好的研究員。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圖資學研究(一)
今天是第一次上課,老師主要的重點是介紹這門課往後的上課模式(English all class 驚!!)。
然後是同學們的自我介紹 (永遠都不會爛的老梗)。
我發現同學們幾乎都要考公務員,到圖書館工作......恩.....實在是很不合我的興趣.....
太過固定安逸的生活不太適合我.....
我的期望是能夠進入業界,試試看我這6年所學(大學+碩班),在非學術、非圖書館的領域能運用到什麼程度,算是一種另類的田野調查吧!!
最後 這堂課的最終心得:小蝶老師講英文後.....講的笑話變少了.....(sad...)
-------------------------------------------------------------------------------------------------
Although the professor said it's no need to paste reflection this time, I considered it is necessary that writing reflection should be a usual practice. Otherwise when it really to do so, I would be lazzy.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go to a class in NTNU. In this class, the pofessor's point was introducing a model how the lesson will be going.
Then, turn to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mself. In this process, I noticed many classmates want to get job in libray or goverment. Un...It's really not my type....the life is too steady for me.
No longer in acdemic or libray field, I wish I could get in company, useing what I learned to see what I can do.
In the end, I am sad our pofessor seldom to joke when speaking in English....
英文很破...還請各位同學指正......
My English grammar is vey poor....hope everbody can correct it...thanks